丙申春贴子八首 其四
土牛分尽彩泥香,动地欢声入寿觞。
倍觉今年春意好,上元灯火鬭风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地上泥土铺成的黄牛散发着彩泥的香气,惊天动地的欢声笑语弥漫着酒香。
愈发觉得今年的春光特别好,元宵节的灯火映照出一片璀璨的光华。
去完善
释义
丙申:干支之一,代表公元1576年。这里指诗作创作时间。
春贴子:古代习俗,于立春之日制帖贴在门上,以示迎春,后又演变为祈福之意。此八首应分别为新年祝愿的八篇诗作。
土牛:传说中神牛的名字,这里指代造土牛以迎春的习俗。
分尽:完成,结束。
彩泥:彩色泥土,通常用于塑像或制作玩具等。这里指用彩泥塑造的土牛。
动地欢声:形容声音之大,似乎能震动大地,即表示欢笑声震天响。
入寿觞:进入寿宴,饮酒庆祝的意思。
倍觉:感到非常。
上元: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灯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丙申年春天的热闹景象,诗中提到的“土牛”、“彩泥香”和“动地欢声”等词句都生动地传达了人们对春天的热情和庆祝氛围。诗人认为今年的春意尤为美好,连上元灯会的灯火都更胜一筹,显示出欢乐祥和的气氛。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现了人们生活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期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丙申春贴子八首 其四》是宋代诗人廖刚在公元1176年(即丙申年)创作的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歌。这一时期,廖刚身处北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发。由于他出色的文采和正直的品质,受到了朝廷的重用,先后担任监察御史、尚书郎等职务。然而,他亦目睹了朝政腐败、官场黑暗的现象,深感忧虑。这首《丙申春贴子八首 其四》以春天的美丽景象为寄托,传达出诗人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反思。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