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双泉堂
叠翠倚峥嵘,森然众木荣。
两条寒玉迸,一槛暑风清。
幽意凭分泻,微澜更合成。
谁知阛阓里,扃户小蓬瀛。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重叠的绿色倚靠着险峻的山峰,茂密的树木显示出勃勃生机。
两根寒冷的玉石似的水流直冲而下,一道门槛分隔出夏日的清风与热气。
这样的幽深景致让我得以分享这静谧的氛围,轻柔的波浪交织在一起仿佛在诉说故事。
谁能想到在这繁华的城市中,还有这样一扇门后的世外桃源呢?
去完善
释义
叠翠:重叠的翠绿景色。
倚峥嵘:形容山势险峻。
森然:树木茂盛的样子。
众木荣:众多的树木繁荣生长。
寒玉:指泉水清澈冷冽。
一槛:一扇栏杆,这里指泉堂的一角。
暑风:夏天的热风。
幽意:幽深的意境。
分泻:分散流淌。
微澜:微小的波浪。
合:汇聚。
谁知:有谁知道。
阛阓:街市,城市。
扃户:关门,锁门。
小蓬瀛:指双泉堂像蓬莱仙境一样美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题双泉堂”,诗人廖刚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巧妙地运用了双泉堂这一景观,展现了环境之美和静谧的氛围。首联“叠翠倚峥嵘,森然众木荣”以山石的险峻与树木的繁茂相互映衬,为诗的开篇营造出一种壮观景象。颔联“两条寒玉迸,一槛暑风清”则转向描绘泉水景色,通过“寒玉迸”一词突显出水流的纯净清澈,同时也表现出双泉喷涌的景象。而颈联“幽意凭分泻,微澜更合成”则表现了泉水流淌的声音以及微波荡漾的画面,充分展现了双泉堂的宁静之美。尾联“谁知阛阓里,扃户小蓬瀛”则是诗人以意想不到的视角诠释了繁华都市中的一处静谧之地,寓示着双泉堂就像是喧嚣中隐藏的一座仙境,令人向往。整体而言,本诗构思巧妙,意境深邃,给人以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值得细细品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双泉堂》是宋代诗人廖刚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山间泉水潺潺的美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廖刚正处于宋朝时期,这个时期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然而,由于官场斗争激烈,许多文人墨客纷纷选择远离世俗纷扰,寄情于山水之间。廖刚也是其中之一,他选择了隐居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优美的山水之间。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廖刚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一起游山玩水,畅谈人生理想。在这个过程中,廖刚逐渐发现了双泉堂这一美丽的景点,被其幽静的环境和清澈的泉水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著名的《题双泉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