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崔浩然主簿
平生才业笑时髦,唾手功名晚未遭。
吏隐若为酬宝剑,仙游端欲探蟠桃。
八龙不断声华籍,三戟应留气象豪。
尽道此行归藻鉴,会看云翮背天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才华横溢却只笑世事浮华,功名迟迟未曾降临。
选择做地方官,难道只是为了逃避现实?或是期待探寻神仙般的逍遥生活。
兄弟众多的家族,从未断绝名声与荣誉;家中的三把戟头,象征着尊贵与豪气。
大家都在谈论,这次旅行是为了实现更高的理想;期待着展翅高飞,向着天际翱翔。
去完善
释义
注解:
1. 平生才业:形容一个人一生才华横溢。
2. 笑时髦:嘲笑那些追求时兴的人。
3. 唾手:比喻事情轻而易举。
4. 晚未遭:指晚年未能实现功业。
5. 吏隐:指当官且隐居山林。
6. 蟠桃:神话中的仙桃,此处借指仙家之物。
7. 八龙:指的是汉代才子盛宏的八个儿子。
8. 三戟:指古代权臣贵戚的宅第。
9. 声华籍:名声和地位的象征。
10. 云翮:形容飞得高高的鸟翅。
去完善
赏析
《送崔浩然主簿》是宋代诗人廖刚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崔浩然才华的赞赏和对友人的祝福。首联以“平生才业笑时髦,唾手功名晚未遭”写出了崔浩然的才华横溢和尚未功成名就的现状;颔联以“吏隐若为酬宝剑,仙游端欲探蟠桃”表达了对崔浩然隐居和游历的期待;颈联以“八龙不断声华籍,三戟应留气象豪”描绘了崔浩然未来必将声名大噪、地位崇高的景象;尾联以“尽道此行归藻鉴,会看云翮背天高”祝愿崔浩然在未来的道路上能够大展鸿图,取得更高的成就。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祝福和期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崔浩然主簿》是南宋诗人廖刚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64年,此时正值南宋时期,金兵南侵,中原沦丧,朝廷偏安江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廖刚是一位关心国事、具有强烈民族责任感的文人。他的家乡福建邵武在战乱中遭受严重破坏,他自己也因受谗被贬谪到别处,生活艰苦。在这段时间里,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国家大事,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这首《送崔浩然主簿》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诗中以“君山古苍龙”比喻崔浩然壮志凌云的形象,勉励他在任职期间勤奋工作,为国家分忧解难。同时也表达出诗人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