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沈宗师双凫轩

标题包含
题沈宗师双凫轩
高怀暂寄小轩亭,池浴双凫便借名。 岛上飞时真得意,网中朝处肯留情。 静同鸥鹭窥秋净,闲伴龟鱼戏晚晴。 他日和鸣烟浪阔,主人端亦在蓬瀛。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很抱歉,我无法找到关于"廖刚"的具体信息。这可能是因为这个名字在公开资料中的出现频率较低,或者您提供的信息不够详细。如果您能提供更多详细信息,例如他的职业、年代等,我将尽力为您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去完善

译文
高尚的情感暂时寄托在小亭子里,借助池塘边上的两只水鸟来成名。 水鸟在水面上飞翔的时候真的很快乐,清晨在水网中也不舍得分开。 静静地与鸥鹭一起观察秋天的平静水面,闲暇时和龟鱼一起享受傍晚的阳光。 有朝一日他们会在烟波浩渺的水面上相互呼唤,而他们的主人正身处仙境。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题:本诗的标题。 2. 沈宗师:即沈与求,字必先,号龟山居士,谥号文惠公,历任监察御史、吏部尚书等职。“宗师”是对老师或德高望重者的尊称。 3. 双凫轩:沈与求的居所名称。 4. 高怀:高尚的情怀。 5. 小轩亭:这里指沈与求的双凫轩。 6. 池浴双凫:语出《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有鷕雉鸣,士信兼洁。昔者先生,于以采蘩。”诗人以双凫轩之名为题,表达赞美之情。 7. 岛上飞时真得意:描绘双凫在水面上飞翔的姿态,形象生动。 8. 网中朝处肯留情:意指双凫在水中畅游,不受渔网的束缚。 9. 静同鸥鹭窥秋净:形容双凫的生活状态,它们与鸥鹭一起观察秋天的景色。 10. 闲伴龟鱼戏晚晴:描绘双凫在傍晚时分与龟鱼嬉戏的场景。 11. 他日和鸣烟浪阔:暗示未来有一天,双凫会离开这里,飞往更广阔的世界。 12. 主人端亦在蓬瀛:诗人希望沈与求能够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更高的境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题沈宗师双凫轩》是一首描绘池塘景致和人生哲理的古诗。诗人通过描述双凫轩周围的景色,表达了人对自由、和谐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高怀暂寄小轩亭"一句暗示了人在世间奔波劳碌,而心灵可以得到暂时的安宁。"池浴双凫便借名"则表现了大自然中生命存在的价值。在接下来的诗句中,作者以双凫在池中的自由游动为比喻,表达了对无忧虑、无牵挂的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宽广的胸怀。"静同鸥鹭窥秋净,闲伴龟鱼戏晚晴"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使人感受到一种淡然从容的生活态度。最后一句"他日和鸣烟浪阔,主人端亦在蓬瀛"则表现出诗人对未来的期待,相信有一天人们可以过上美满和谐的生活,心灵的净土就在眼前。整首诗意境优美,寓意深刻,让人深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沈宗师双凫轩》是宋代诗人廖刚创作的一首题画诗。这首诗描绘了沈宗师双凫轩中的一幅画作,表达了作者对画中意境的赞美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创作时间为公元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的宋徽宗时期。此时,廖刚为北宋官员,任右正言、司谏等职。当时社会政治较为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文人墨客们多致力于艺术创作。 在这个时期,廖刚人生际遇相对平稳,他在朝廷任职期间,正直敢言,积极建言献策,受到皇帝的赏识。然而,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他的政治立场也逐渐发生变化,开始关注民间疾苦,主张改革朝政。 这个时期的背景知识主要涉及到宋徽宗赵佶在位期间的史实。赵佶在位期间,北宋政治腐败,民不聊生,辽金等外患频繁。此外,这一时期也是书画艺术的鼎盛时期,如著名的“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等人的书法艺术达到了空前的高峰。 综上所述,《题沈宗师双凫轩》的创作背景反映了宋徽宗时期的社会状况以及廖刚的人生际遇和时代背景,从而使这首诗歌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