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申春贴子八首 其六
暖风渐绿池塘面,和气先薫花草心。
欲识春来何处好,曲屏新称画堂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温暖的春风逐渐吹绿了池塘水面,和谐的氛围首先使花草焕发生机。想知道春天的美好在哪里,只需看那画屏后的深深堂皇华美的建筑。
去完善
释义
注:
1.丙申:指宋徽宗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
2.春贴子:立春时的节日帖子,是宋代的一种习俗。
3.廖刚:字用中,号高峰居士,福建顺昌人,北宋著名文人,曾任吏部侍郎。
4.池塘面:指池塘的水面。
5.和气:指春天的气息。
6.薰花草心:使花草焕发生机。
7.欲识春来何处好:想要知道春天哪里最美。
8.曲屏:弯曲的屏风。
9.新称:新建的厅堂。
10.画堂:装饰华丽的殿堂。
去完善
赏析
《丙申春贴子八首 其六》廖刚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古诗。诗句中的“暖风渐绿池塘面”和“和气先薫花草心”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逐渐温暖并充满生机的过程,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而“欲识春来何处好,曲屏新称画堂深”则揭示了春天的美丽不仅仅在于表面,更在于它给人们带来心灵的愉悦和温馨。诗人以“曲屏新称画堂深”的形象比喻,让我们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就在身边,只要用心去感受,便能体会到它的魅力。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的乐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启示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用心去感受身边的点滴幸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丙申春贴子八首 其六》是宋代诗人廖刚于丙申年(公元1176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廖刚生活在北宋末年,是南宋初年的著名文人。他的诗才横溢,被后人誉为“四杰”之一。这首诗的创作正值金国南侵之际,时局动荡不安。廖刚本人也经历了流放、贬谪等人生波折。在这个时期,诗人深感国家民族危机,因此在诗作中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和对世界和平的期望。总的来说,这首古诗反映了南宋初期复杂的社会现实和诗人廖刚独特的人生际遇,以及他对于时代的深刻反思。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