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州送知府石舜弼吏部二首 其一
风流万石有孙传,伟望孤标拔俊躔。
鳯阙翺翔绵二纪,虎城留滞肯三年。
龚黄术业今谁比,皋吕章程旧独贤。
政恐君王念耆硕,未教长作洞中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千古风华在于传承,崇高的期望如同天际的孤星。凤鸣九天已有二十载,坚守虎城也已是第三个年头。如今,谁能在政绩上比拟龚黄之才,皋吕的经典规则依旧独树一帜。恐怕是君王对于老臣的思念,而非让长居山中的仙人永享清闲。
去完善
释义
《虔州送知府石舜弼吏部二首 其一》注释:
1. 虔州:即赣州,位于江西省南部,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2. 知府:古代地方官员,负责管理一个地区的政务。
3. 石舜弼吏部:石舜弼是姓石名舜弼的人,曾任吏部尚书。吏部是古代官署名,主管官员任免、考核等事务。
4. 二首 其一:这是这首诗的第一首,还有第二首。
5. 万石:形容家族显赫,子孙众多。这里指汉代万石君石奋的家族。
6. 孙传:指石舜弼的孙子。
7. 伟望孤标拔俊躔:赞誉石舜弼的卓越地位和才能。
8. 鳯阙:皇宫,这里指朝廷。
9. 翺翔绵二纪:形容石舜弼在朝廷任职的时间很长。
10. 虎城:指监狱,这里指石舜弼曾受到冤屈。
11. 留滞肯三年:表示石舜弼在被冤屈期间从未放弃信念。
12. 龚黄术业:指汉代循吏龚遂、黄霸等人的政绩,这里用来赞美石舜弼的才干。
13. 皋吕章程:指古代官员制定的法规制度,这里用来赞誉石舜弼的公正无私。
14. 独贤:意指石舜弼德行出众,与众不同。
15. 政恐君王念耆硕:表示担心皇帝会思念像石舜弼这样的老臣。
16. 未教长作洞中仙:意指不希望石舜弼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浓郁的笔墨描绘了知府石舜弼的才学与政绩。诗中“风流万石有孙传”一句,寓意着石舜弼有着优秀的家风和才能。而“伟望孤标拔俊躔”则是对他非凡的声望和卓越的才能进行了赞美。“鳯阙翱翔绵二纪”和“虎城留滞肯三年”两联则表明石舜弼在官场上出色的表现,体现了他在地方治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同时,诗人又以“龚黄术业今谁比”和“皋吕章程旧独贤”这两句,表达了对石舜弼政绩的认可和对他的敬仰之情。最后两句则暗示了皇帝对石舜弼的重视,以及对他在地方治理上的期望。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形象地展现了石舜弼的优秀品质和杰出才能,同时也表达出诗人对他深深的敬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虔州送知府石舜弼吏部二首 其一》是南宋时期的一首送别诗,由廖刚创作于公元1169年。此时正值南宋初期,战乱初平,百废待兴。诗人廖刚身为儒士,忧国忧民,期待有贤能之士共襄盛世,为国效力。
在这一年里,廖刚虽因忠直被贬,但仍不忘关心国家大事,关注地方官员的选拔和任用。他了解到石舜弼吏部是一个正直廉洁、才华横溢的官员,因此在他离开虔州赴任时,廖刚怀着对这位即将上任的地方长官的敬重之情,写下了这首送别诗,表达对其未来的期许以及对国家治理的关心。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廖刚在面对人生波折之际,依然保持着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热切期望,这也体现了他在当时社会背景下,作为一名忠诚正直的知识分子的担当精神。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