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刘天常赴郡会有作 其二

标题包含
次韵刘天常赴郡会有作 其二
百草千花巧趁春,曲栏幽径总铺陈。 舞腰尽欲看回雪,诗匠谁当断斵轮。 难把星波浑作事,须知簧语有非真。 何如玉镫归来晚,红袖争扶入锦茵。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很抱歉,我无法找到关于"廖刚"的具体信息。这可能是因为这个名字在公开资料中的出现频率较低,或者您提供的信息不够详细。如果您能提供更多详细信息,例如他的职业、年代等,我将尽力为您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去完善

译文
春天里的植物争相斗艳,美丽的景色散布在曲折的走廊和小路上。舞蹈者的美丽身姿如同回雪般动人,而诗人们也在忙碌地创作。我们要明白那些华而不实的言论并非真实的,所以,为什么不在这美好的时光里,骑着马,欣赏着美丽的风景呢?身边有佳人相伴,真是美妙至极。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如下: 1. 次韵:指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韵律来做诗词。 2. 刘天常:南宋文人,生平不详。 3. 郡会:地方官员举办的大型宴会。 4. 百草千花:比喻各种花草树木。 5. 巧趁春:巧妙地利用春天的机会生长繁衍。 6. 曲栏幽径:曲折的栏杆和小路,形容环境优雅。 7. 铺陈:摆放陈列。 8. 舞腰:跳舞的姿态。 9. 看回雪:观看舞蹈如同雪花飘落一样美丽。 10. 诗匠:写诗的能手。 11. 断斵轮:这里指才思敏捷,写诗如神。 12. 星波:星辰的光芒。 13. 浑作事:全都当作事情来看待。 14. 簧语:讽刺的话。 15. 非真:不是真实的。 16. 玉镫:精美的马蹬。 17. 红袖:代指美丽的女子。 18. 锦茵:华丽的地毯或垫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花草茂盛、曲径通幽的美景,以及舞蹈、诗歌等文化活动。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应该珍惜时光,享受当下的快乐。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归途的期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充满了诗意与生活情趣,给人以美的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刘天常赴郡会有作 其二》是宋代诗人廖刚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45年前后,即南宋初期。这一时期的中国正处于金国南侵的战乱之中,国家局势动荡不安。廖刚(1070-1143),字用中,号高峰居士,顺昌(今福建南平)人。曾任宋徽宗、宋高宗时朝官,后因直言敢谏被贬为太守。 在赴郡会期间,廖刚深刻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百姓生活的困苦,因此他在诗中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表达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在诗句“绿净不可唾,时平亦萧骚”中,他描绘了战乱的破坏以及对和平的渴望;而在“岂知南楚客,复见北辕骚”中,则表现了对南北分裂局面的无奈和对统一国家的期盼。 这首诗歌充分展示了廖刚作为一位忠诚正直的士大夫,在面对国家危机时所表现出的忧国忧民情怀。它不仅是一首具有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更是一份珍贵的历史记录,为我们了解那个特殊时期的历史背景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