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侯思孺席间作
微云过疏雨,一洗尘土昏。
潜行德幽寓,隐约桃源村。
须臾胜士集,气类非权门。
图史恣娱目,琴碁聊侑樽。
岂无肴炙珍,忆鲈偏荐莼。
大笑屋瓦震,雄辨江涛翻。
却愁贤主人,早晚东南奔。
谁与识我辈,咄哉非汝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轻雾笼罩细雨微微飘过,清新脱俗地清洗了尘世烦恼。在这静谧的小村庄中,人们仿佛隐藏于桃花源里。不久,志趣相投的朋友们齐聚一堂,不是为了名利或权贵。大家阅览书画、弹奏古琴,还有下棋娱乐;也有佳肴美味,但最为难忘的却是那家常的美味。谈笑间,笑声震动了屋檐;滔滔雄辩,如同波涛翻滚。遗憾的是,这美好的时光不能长久,主人终究要离巢而去,奔波东西。谁能理解我们这些朋友的相知之情呢?连你也无法理解吧!
去完善
释义
1. 微云过疏雨:微云,轻微的小云;过,经过;疏雨,稀疏的小雨。
2. 潜行德幽寓:潜行,暗中行动;德,德行;幽寓,幽静的地方。
3. 桃源村:桃花源,代指理想中的隐居生活的地方。
4. 图史:图画和历史书籍。
5. 琴碁:琴和棋,两种娱乐方式。
6. 肴炙珍:肴,肉类食品;炙,烧烤;珍,珍贵。
7. 忆鲈:思念鲈鱼的味道,借指归隐之心。
8. 大笑屋瓦震:形容笑声之大。
9. 雄辩江涛翻:形容辩论之激烈。
10. 却愁贤主人,早晚东南奔:担忧好客的主人会有离别的一天。
11. 谁与识我辈,咄哉非汝髠:谁能够理解我们这一类人,批评那些不理解的人。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文人雅集、歌颂友情和自然的古诗。诗人在雨后清新的空气中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如同进入桃花源般的世界。这里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有高雅的文化活动,更有美味的佳肴。诗人以愉悦的笔触表达出这次聚会的欢快气氛,而最后一句中的“谁与识我辈”则是诗人在自诩其脱俗的品味和高雅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该诗名为《次韵侯思孺席间作》,由廖刚创作于北宋末南宋初的交替时期(11世纪至12世纪)。当时正值战乱,国家动荡不安,然而诗人却能在这个时刻与朋友共享宴会之乐,可见其乐观积极的心态。与此同时,这也是一个政治敏感的特殊时期,北方中原被金人占领,朝廷南迁至临安。尽管社会局势紧张,但诗人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希望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和人民谋求福祉。在这样的背景下,廖刚创作出这首《次韵侯思孺席间作》,既表达了与朋友相聚的愉悦心情,又展示了他身处乱世仍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