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贺知府毛检讨生辰

标题包含
贺知府毛检讨生辰
祥光曾射斗牛墟,想见当年吉庆符。 天遣麒麟来玉户,史占昴宿下云衢。 扬鞭禁省声华籍,拥旆侯籓治状殊。 妙世文章燕大手,致君才业鲁真儒。 英姿冠玉使挥麈,雅座生风谢舞雩。 寒士几人怀衍律,穷民比屋颂廉襦。 宝熏共献诗千首,烦暑潜消酒百壶。 珍重公归庙堂后,老人长照帝王都。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很抱歉,我无法找到关于"廖刚"的具体信息。这可能是因为这个名字在公开资料中的出现频率较低,或者您提供的信息不够详细。如果您能提供更多详细信息,例如他的职业、年代等,我将尽力为您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去完善

译文
祥光照耀在天上的星斗,那时的人们欢度佳节,吉祥如意。 有天上的麒麟来到人间,在天空中的道路上留下光辉。 守卫皇宫的士兵们带着威严的仪仗,诸侯们的疆域里治理得井井有条。 世界上许多美妙的文章来自大师的手笔,他们竭尽全力辅佐君王成为百姓爱戴的君主。 英俊的公子们佩戴着宝玉,他们在高雅的客厅里挥动拂尘;优雅的女士们在舞蹈时如同春风吹过枝头。 寒冷的季节里,几位贫寒的学者仍坚持研习韵律;贫苦的老百姓们穿上破旧的短衣,仍颂扬那些廉洁的官员。 在炎炎夏日中,我们献上数百首诗篇,一起享受清凉的美酒。 希望您回归庙堂之后,能够继续关心和照顾这个国家的每一寸土地,让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
去完善
释义
1. 贺知府毛检讨生辰:这首诗是作者廖刚写给朋友毛检讨的生辰祝福。"贺"表示庆祝的意思;"知府"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行政官职;"检讨"则指从事编辑校对工作的官员。 2. 祥光曾射斗牛墟:"祥光"象征着吉祥的光彩;"斗牛墟"在这里指的是天空中的斗牛星座,寓意着毛检讨像星辰一样闪耀。 3. 天遣麒麟来玉户:"天遣"表示天赐良缘;"麒麟"在古代象征贤能之人;"玉户"原意是富贵人家,这里指毛检讨的家。 4. 史占昴宿下云衢:"史占"意为在历史记载中;"昴宿"是指天上的昴星团;"云衢"指云端的道路,寓意着毛检讨的成就如星光般璀璨。 5. 扬鞭禁省声华籍:"扬鞭禁省"表示在朝为官;"声华籍"是指名声地位。 6. 拥旆侯籓治状殊:"拥旆"代表拥护支持;"侯籓"是指封建诸侯的领地;"治状殊"意味着治理成果显著。 7. 妙世文章燕大手:"妙世"形容文章出类拔萃;"燕大"是尊称对方的谦虚说法;"手"指才情。 8. 致君才业鲁真儒:"致君"指辅佐君王;"才业"指才能和事业;"鲁真儒"是对孔孟之乡的山东地区的尊重称呼。 9. 英姿冠玉使挥麈:"英姿"形容毛检讨的风貌英俊;"冠玉"指的是头饰上的玉制饰品;"挥麈"是一种谈论学问的姿态。 10. 雅座生风谢舞雩:"雅座"指高雅的席位;"生风"寓意着给人带来清风的感觉;"谢舞雩"是赞誉毛检讨具有周文王与孔子的美德。 11. 寒士几人怀衍律:"寒士"指贫寒之士;"怀衍律"是希望有志之士发挥才华。 12. 穷民比屋颂廉襦:"穷民"指贫穷的老百姓;"比屋"表示家家户户;"廉襦"意指廉洁奉公的官员。 13. 宝熏共献诗千首:"宝熏"指珍贵的香炉;"献诗千首"表示向毛检讨献上很多美好的诗篇。 14. 烦暑潜消酒百壶:"烦暑"表示炎热的夏天;"潜消"意味着慢慢消除;"酒百壶"表示备足了美酒。 15. 珍重公归庙堂后:"珍重"表示祝愿对方保重;"公归庙堂后"意思是期待毛检讨在朝堂上大展宏图。 16. 老人长照帝王都:"老人"是对年长的尊敬称呼;"长照"有长久照耀之意;"帝王都"指的是皇帝所在的城市。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名为《贺知府毛检讨生辰》,是诗人廖刚为庆祝毛检讨的生日而作。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毛检讨的家境、才华和人品,以及他在百姓心中的威望。 在诗中,作者首先以“祥光曾射斗牛墟,想见当年吉庆符”起笔,寓意毛检讨出生时的祥瑞气氛,以此表达对毛检讨美好祝愿和对他的敬仰之情。接着用“天遣麒麟来玉户,史占昴宿下云衢”,将毛检讨比作天上的麒麟星,暗示其非凡的才华和贵重的品质。同时,也表达了对毛检讨未来能够出人头地的期许。 接下来,作者描述了毛检讨的官宦生涯:“扬鞭禁省声华籍,拥旆侯籓治状殊”。表示他在朝廷任职期间,政绩卓越,声名远扬。而且他具有高洁的品质:“妙世文章燕大手,致君才业鲁真儒。”称赞他的文采和才华,既懂得治理国家,又具备儒家风范。 接下来的四句,则是对毛检讨日常生活的写照:“英姿冠玉使挥麈,雅座生风谢舞雩。寒士几人怀衍律,穷民比屋颂廉襦。”表现出他的尊贵气质,同时又对百姓关怀备至,赢得广泛赞誉。 最后两句:“宝熏共献诗千首,烦暑潜消酒百壶。珍重公归庙堂后,老人长照帝王都。”这是对于毛检讨生日庆典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他深厚的感情和祝福。希望他寿比南山,健康长寿,继续为国家、为人民作出贡献。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贺知府毛检讨生辰》是宋代诗人廖刚创作的一首祝寿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45年,正值南宋初期。当时朝廷腐败、民生疾苦,然而社会风俗却盛行庆贺生日之风。在此背景下,廖刚写下这首诗以赞美和祝福知府毛检讨的生日。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廖刚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他曾担任吏部侍郎等高官,但因直言进谏而遭权臣排斥,被贬至地方为官。尽管如此,他仍然关心国家和民众的命运,希望用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为朝廷分忧解难。 在这个时期,宋朝的社会政治环境复杂多变。一方面,国家面临外患内忧的困境,金人侵略、朝廷软弱无能;另一方面,官场腐败、民不聊生,百姓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廖刚深感自己作为官员的责任重大,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文作品来揭示现实问题,唤醒人们的忧患意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