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暑借壁间韵
白汗交肤不可衫,濯缨空羡水如蓝。
林泉学道平生志,末路嗟谁与指南。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汗水交织皮肤,衣衫无法擦拭,看到清澈的水羡慕不已。我从小就立志在山水之间学习道义,但走到人生的末路,有谁可以给我指引方向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冒暑:冒着酷暑。
2. 借壁间韵:借用墙壁上的诗句韵律。
3. 廖刚:宋代诗人。
4. 白汗交肤不可衫:汗水湿透了皮肤,无法穿着衣服。
5. 濯缨:清洗帽带,比喻洗净尘世污秽。
6. 水如蓝:形容水的清澈碧绿。
7. 林泉学道:在山林中追求学问,修身养性。
8. 平生志:一生的心愿。
9. 末路嗟谁与指南:在人生的最后阶段,感叹有谁可以给我指引方向。
去完善
赏析
《冒暑借壁间韵》是南宋诗人廖刚的一首描绘夏日炎热场景的诗。诗中通过“白汗交肤不可衫,濯缨空羡水如蓝”等句子表达了对炎炎夏日的不懈和对清凉世界的向往。在诗人看来,林泉之中正是悟道修行的好去处,但现实却是无处可寻。全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对美好环境的渴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冒暑借壁间韵》是南宋文人廖刚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145年至1165年之间,这一时期正值南宋初年,战争与战乱刚刚平息,国家局势相对稳定。廖刚在此期间出任地方官员,他关心民生,体察民情,致力于治理地方事务,为国家尽忠职守。
在同时间段内,南宋初期社会普遍关注国家兴亡、百姓疾苦,涌现出许多关心国家大事、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志士。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廖刚将个人的情感和人生体验融入到诗歌创作中,抒发自己坚定的信念和对国家民族的关注,并期望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唤起民众的爱国热情和团结之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