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酬王元衷相过夜话次日见寄
短檠移爝光,败席扫虿蜇。
轩昂仅容膝,良媿生事拙。
妙语契深心,澄浑皎寒月。
何当日相寻,尚陋温伯雪。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微弱的光源照在破旧的书桌上,这里是我生活的小小空间。虽显局促,却也让人自省和谦卑。美妙的言辞如清澈的泉水,如同明亮的月光照亮人心。遗憾的是,当年我们未能互相寻找,没能欣赏到彼此的美好品质。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律和题材进行再创作。
2. 王元衷:人名,生平不详。
3. 相过:相互交往。
4. 夜话:夜晚交谈。
5. 见寄:寄给我。
6. 短檠:古代油灯,代指夜间照明。
7. 移爝光:移动灯火,形容光线微弱。
8. 败席:破旧的坐席。
9. 扫虿蜇:比喻清除杂乱之物。
10. 轩昂:形容高大的房屋。
11. 容膝:形容空间狭小。
12. 良媿:深感惭愧。
13. 生事拙:生活贫困。
14. 妙语:美妙的言辞。
15. 契深心:契合内心深处。
16. 澄浑:清澈混浊。
17. 皎寒月:明亮的寒冷月光。
18. 相寻:互相寻找。
19. 尚陋:尚且简陋。
20. 温伯雪:古代著名隐士温伯雪子,这里以他比喻王元衷。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与友人王元衷共度的一夜。首先,“短檠移爝光”描绘了室内昏暗的情景,暗示了深夜的氛围。接下来的诗句则是描述他们的简陋生活,用“败席扫虿蜇”来形容生活的困顿。尽管如此,他们仍能谈诗论道,心灵契合,犹如“澄浑皎寒月”。在结尾部分,诗人表示尽管自己的生活简陋,但他深感荣幸能与王元衷这样的贤士交往。整首诗既表现了诗人在困境中依然保持高洁品质的精神风貌,也体现了他与友人的深厚友谊。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次韵酬王元衷相过夜话次日见寄》,是宋代诗人廖刚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公元1000年左右,正值宋朝建国初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人墨客们以诗唱和、切磋技艺的风气盛行。
廖刚作为一名朝廷官员,他在这一时期的人生际遇颇为丰富。他与友人王元衷相交甚密,共同讨论时政、交流学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一次夜谈之后,王元衷留下了诗作,廖刚则以此为灵感,创作了这首《次韵酬王元衷相过夜话次日见寄》,以此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相互砥砺的真挚友情。
在这一时期,虽然宋朝的社会政治稳定,但仍有许多隐忧。例如,士大夫阶层内部的政治斗争、边境少数民族的侵扰等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然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廖刚却能保持一颗淡定的心态,专注于文学创作和与朋友们的交往,充分体现出宋代文人士大夫的豁达胸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