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大学送余适正往洛中就馆

标题包含
大学送余适正往洛中就馆
少小各西东,天涯会两蓬。 相看身未了,欲别意无竆。 岁晚嵩山雪,天寒洛浦风。 寂寥倚孤剑,应忆笑言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很抱歉,我无法找到关于"廖刚"的具体信息。这可能是因为这个名字在公开资料中的出现频率较低,或者您提供的信息不够详细。如果您能提供更多详细信息,例如他的职业、年代等,我将尽力为您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去完善

译文
小时候各自奔东西,如今在遥远的天边相聚。 互相凝望仿佛话未尽,想要告别却又有无尽的情意。 冬日里嵩山的白雪皑皑,寒冷中洛水的轻风吹拂。 在这寂静的时刻独自挥剑,应该会怀念曾经的欢声笑语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大学:指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 2. 余适:诗人自称。 3. 正:相当于“恰好”。 4. 洛中:洛阳。 5. 就馆:到客馆居住。 6. 少小:小时候。 7. 西东:东西,分别。 8. 天涯:形容遥远的地方。 9. 会:相会。 10. 两蓬:两个分居的人。 11. 看:观看,观赏。 12. 相:互相。 13. 身未了:身体还没有好。 14. 欲别:即将告别。 15. 意无竆:意思是感慨万千。 16. 岁晚:年终。 17. 嵩山: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南。 18. 雪:雪花。 19. 天寒:天气寒冷。 20. 洛浦:洛水之滨。 21. 风:风儿。 22. 寂寥:孤独。 23. 倚:依靠。 24. 孤剑:独自挥舞利剑。 25. 应:应该。 26. 忆:回忆。 27. 笑言:欢笑的话语。 28. 同:一起。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离别情景的诗词。廖刚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与友人离别的场景。“少小各西东,天涯会两蓬”两句抒发了各自飘零、天涯相逢的感慨;接下来的“相看身未了,欲别意无竆”则表现了对即将别离的不舍之情。同时,诗人还巧妙地用“岁晚嵩山雪,天寒洛浦风”暗示了分别的时间地点。最后一句“寂寥倚孤剑,应忆笑言同”表达了诗人希望重逢的期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大学送余适正往洛中就馆》是宋代诗人廖刚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公元1179年,即南宋孝宗淳熙六年。 在这一年里,廖刚的生活发生了一些变化。他原本在朝廷担任官职,但因不满当时政治环境而选择辞官,离开繁华的京城临安,来到洛阳的一所书院讲学。这里虽然远离政治中心,但文人墨客云集,学术氛围浓厚,为廖刚提供了一个可以专心研究学问、交流思想的平台。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廖刚的内心充满了感慨。一方面,他对朝廷的政治腐败感到失望,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实现心中的理想;另一方面,他又对洛阳的学术氛围感到欣慰,认为这里是一个可以寄托自己理想的场所。因此,他在送别朋友时,将这种复杂的情感融入诗句之中,表达了对朋友的留恋和不舍,同时也传达了自己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信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