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张延之觉寺亭

标题包含
题张延之觉寺亭
迷途非远复,靖节子其徒。 止水明心法,行年见道枢。 俨如还旧国,端是得遗珠。 燕处今何事,春风咏舞雩。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很抱歉,我无法找到关于"廖刚"的具体信息。这可能是因为这个名字在公开资料中的出现频率较低,或者您提供的信息不够详细。如果您能提供更多详细信息,例如他的职业、年代等,我将尽力为您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去完善

译文
迷失的道路并不遥远,等待你的便是靖节先生的追随者。 心如止水洞察人生真理,岁月中领悟道的奥义。 仿佛回到了故土家园,确实是寻得了失落的瑰宝。 如今身在何处?正是春风之中,歌颂着舞雩的美。
去完善
释义
1. 迷途非远复:这里的"迷途"指的是人生的迷失方向,寓意走入错误的道路。“远复”表示重新回到正确的道路或回归初心。 2. 靖节子其徒:"靖节"指古代隐士陶渊明,他字元亮,死后追谥为靖节。这里“靖节子其徒”表示这位僧人也许是一位和陶渊明类似的人,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3. 止水明心法:"止水"一词用来形容心境平静如水,没有波澜。这里表示通过静观自己的心灵,领悟佛法的光明。 4. 行年见道枢:表示随着年龄和经历的增长,逐渐看到道的实质。"道枢"指道的枢纽,也就是道的核心或者关键所在。 5. 俨如还旧国:意思是这里的环境像回到了过去的家园,让人倍感亲切。 6. 端是得遗珠:意为好像找到了一颗被人遗忘的珍珠,非常珍惜。这里是用来比喻得到重要的、有价值的东西。 7. 燕处今何事:"燕处"指安然处世,从容度日。这句问的是现在在这里安稳地生活,做了哪些事情呢? 8. 春风咏舞雩:"春风"象征美好的时光;"舞雩"指的是古人求雨的一种仪式,人们拿着茅草在舞雩台上跳舞,祈求雨水。这句意为在春天的美好时光中,歌颂着求雨的礼仪。
去完善
赏析
《题张延之觉寺亭》廖刚赏析:这首诗以佛家哲理为基础,通过对觉寺亭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诗中的“迷途非远复”、“靖节子其徒”等词句,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人生路上寻求真理和救赎的过程,以及从内心深处寻找平静与安宁的心境。“止水明心法,行年见道枢”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的理解和体验,强调内心的平静和心灵的净化是通往真理的关键途径。最后两句“燕处今何事,春风咏舞雩”,则是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赞美,表达了对自然和谐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意境深远,韵味无穷,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张延之觉寺亭》是宋代诗人廖刚创作的一首描绘寺亭景观的古诗。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57年,当时宋朝正处于北宋时期,经济文化繁荣昌盛。 在这个阶段,廖刚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曾在官场任职,但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后被任命为徽州知州。在这样的经历下,廖刚更加珍惜大自然的美景,因此在游览觉寺亭时,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 在宋代,由于受到禅宗思想的影响,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游历名山大川,寻找心灵的慰藉。因此,廖刚在游览过程中,深感佛教寺庙带来的宁静,便以诗的形式记录下来,让后世之人也能感受到那份宁静和美好。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