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客中书事

标题包含
客中书事
千载蛮风尚有存,此来闻见不堪论。 猪膏泽发湘南妇,牛勃涂门岭右村。 行客下床调瘴药,吏人抱瓮灌蔬园。 岂无佳丽堪娱目,别有凄凉只断魂。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藻(1508年-1594年),字元洁,号乐轩,福建莆田人。明朝政治家、文学家。 陈藻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中进士,历任南京户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后升任江西布政使司参议。在任期间,他廉洁奉...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千年蛮荒风情尚存,如今的见闻却令人不堪谈起。 湖南南部妇女用猪油滋润头发,岭西村子里的农民们用牛油涂抹门。 旅客起床服用去瘴气的药,官吏抱着水瓮浇灌菜园。 虽然也有一些美女可以愉悦眼目,但另有一种凄凉让人断肠。
去完善
释义
1. 蛮风:这里指代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 2. 猪膏泽发:当地的一种护肤习俗,用猪油涂抹在头发上以达到润泽的效果。 3. 湘南妇:湖南省南部地区的妇女。 4. 牛勃涂门:指用牛屎涂抹房屋的门框以避邪的习俗。 5. 岭右村:位于岭南的村庄。 6. 瘴药:用于预防瘴气危害的药物。 7. 吏人:官员或吏员。 8. 抱瓮:抱着水瓮浇水。 9. 佳丽:美好的人或物。 10. 断魂:形容极度悲伤的心情。
去完善
赏析
《客中书事》这首诗是诗人陈藻在南方地区的体验和观察所得,通过描绘当地的风俗习惯、自然环境等,表达了他作为一个外乡人对异乡风情的独特感受。 首联“千载蛮风尚有存,此来闻见不堪论”描述了南方地区的千年蛮风仍然存在,诗人对此地的见闻感受颇深。他通过这一句传达了对古代风俗的尊重和理解。 颔联“猪膏泽发湘南妇,牛勃涂门岭右村”生动地展示了当地的民间生活场景:妇女们用猪油滋润头发,村民们用牛尿涂抹门框。这两句诗将南方地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刻画得淋漓尽致。 颈联“行客下床调瘴药,吏人抱瓮灌蔬园”则表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经历:面对瘴气,旅客们需要及时调整身体;而当地的官员们则需要负责灌溉菜园。这一联充分展现了诗人在陌生环境中的适应能力。 尾联“岂无佳丽堪娱目,别有凄凉只断魂”笔锋一转,抒发了诗人心中虽然景色宜人,但依旧难掩内心孤独的情感。这一结尾部分,既表达了诗人对外乡生活的感慨,又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深沉和哀愁。 总的来说,《客中书事》通过对南方地区风土人情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古代文明的敬畏和对异乡生活的深刻理解。全诗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鲜活的生活画卷,情感丰富且真挚。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客中书事》是南宋诗人陈藻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的南宋时期。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在外漂泊时的孤独心情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南宋正处于金国入侵和战乱频仍的时期。为了躲避战祸,许多人离家别乡,四处飘零。陈藻作为南宋文人,也未能幸免于此,他不得不离开家乡,踏上漫长的流亡之路。 在这个特殊时期,陈藻的人生经历了许多波折。他在外漂泊的过程中,饱尝了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尽管如此,他仍然坚守着文人的气节和高尚情操。在艰难困苦的岁月里,他用笔墨记录下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 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述自己在外漂泊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眷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民生疾苦的现实状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