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晚泊杨村

标题包含
晚泊杨村
蔡村才过又杨村,近海河流似马奔。百里桑麻迷绿野,几家灯火伴黄昏。水因东折成丁字,人自南来类鸟言。明月满蓬清不寐,戛然孤鹤奋高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过了蔡村,接着就是杨村;附近的河流犹如疾驰的马匹奔向海洋。绿色的田野中弥漫着百里的桑树和麻;在傍晚时分,几户人家点起灯火。河流在这里向东拐了一个弯,形成了一个“丁”字;南方来的人说话就像鸟儿叫一样难懂。明亮的月光洒满船舱,使人无法入睡;突然一只孤独的仙鹤振翅高飞,响亮的叫声打破了寂静的夜晚。
去完善
释义
1. 蔡村:地名,此处泛指所经过的一个村庄。 2. 杨村:地名,与“蔡村”相对,是诗人在此停泊的地方。 3. 近海河:靠近海边的一条河流,这里应该是诗人航行途中所见。 4. 马奔:形容水流湍急,如同马匹奔跑。 5. 百里:一百里的范围,这里用来形容一片广阔的绿色田野。 6. 桑麻:桑叶和麻,这里代指农田。 7. 绿野:绿色的田野。 8. 几家:几户人家。 9. 灯火:灯火通明,指夜晚的光亮。 10. 黄昏:太阳即将落下的时刻。 11. 水因东折成丁字:河水向东转弯形成“丁”字形。 12. 人自南来类鸟言:从南方来的人说话口音像鸟语。 13. 明月满蓬:明月照亮了船篷。 14. 清不寐:清净得难以入睡。 15. 戛然:突然发出的声音。 16. 孤鹤:孤独的仙鹤。 17. 高鶱:飞得高高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夜泊杨村的所见所感。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乡村画卷。首联通过“蔡村”与“杨村”的交替出现,表现出旅途的漫长;颔联则通过“河流似马奔”和“百里桑麻迷绿野”的描绘,展现了乡间的繁华景象;颈联通过“水因东折成丁字”和“人自南来类鸟言”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观察大自然的同时,也对人们的生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尾联则以“明月满蓬清不寐”和“戛然孤鹤奋高鶱”的画面,传达了诗人在静谧的夜晚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许。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晚泊杨村》是南宋诗人王㒜的作品。王㒜生活在南宋时期,此时国家正处于金朝的侵略之下,民生疾苦,战乱频繁。王㒜曾担任过地方的官员,对民间的生活有着深刻的了解。他写下了许多反映民间生活的诗篇,《晚泊杨村》就是其中的一首。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1189年)。在这段时间里,王㒜在地方任职,亲眼目睹了民间的苦难生活。他在任期间,积极为百姓排忧解难,关注民生,受到了百姓的爱戴。然而,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他的努力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百姓的处境。 与此同时,南宋时期的社会环境复杂多变。金朝的入侵使得南宋政权岌岌可危,皇帝和朝廷内部的争权夺利也使得国家的政治腐败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王㒜深刻地认识到社会的矛盾和问题,他以诗歌作为武器,通过描绘民间的生活场景,表达对百姓困苦生活的关切和对统治者的批评。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