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途中阻雨

标题包含
途中阻雨
高云无急雨,飞洒如丝轻。 幽人动羁思,冒雨登归程。 风来晓烟乱,云破春山明。 眷言憩荒馆,我怀有余情。 壶中载浊酒,饮罢还自倾。 酒尽兴不尽,关关山鸟鸣。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天空中的云朵飘散,没有急雨落下,却如同轻盈的丝线轻轻洒落。此时在远方的人们开始萌生思念之情,他们冒着细雨踏上了回家的路。晨风吹过,烟雾弥漫,阳光穿过云雾,照亮了远处的青山。在那寂寞的小屋里,心情得到了一丝安慰,却又涌起了更深的思绪。喝完杯中之酒后,心中却依然有千般思绪无法平息,只听见山间的鸟儿叫个不停。
去完善
释义
1. 高云:指天空中的云层较高,暗示不会下雨。 2. 幽人:诗人在此自称,表现一种隐逸的思想情感。 3. 羁思:在外的忧虑思念之情。 4. 冒雨:顶着雨,不怕辛苦地前行。 5. 春山:春天的山景。 6. 眷言:表示怀念的词语,含有依恋之情。 7. 荒馆:简陋的客栈。 8. 壶中:指饮酒器中的酒。 9. 自倾:自己倾倒出来,表示诗人独自畅饮。 10. 关关:象声词,形容鸟儿鸣叫的声音。
去完善
赏析
《途中阻雨》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因天气突变而暂受阻挠的心境变化。诗人以细致的笔触描述了细雨如丝的轻盈景象,同时运用拟人手法,将“幽人”的羁旅之情与山色水声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对外界环境的敏锐感知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在“高云无急雨,飞洒如丝轻”一句中,诗人用轻盈的雨丝来形容雨滴落下的场景,营造了一种静谧、宁静的氛围,这种意境也为后面的抒情奠定了基调。 诗中的“幽人动羁思,冒雨登归程”是情感的高潮部分。虽然天空飘着细雨,但诗人依然执着地冒着雨水,踏上归途。此处“幽人”既指诗人自己,又寓含着所有人,表达了人们共同的思乡之情。这句诗表现了诗人的刚毅性格和坚定的信念,突显了面对困境时的勇敢和坚定。 "风来晓烟乱,云破春山明"两句则是动态描写,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风来烟雾散,云雾消散后春山明朗的画面。最后四句则展示了诗人独自在荒凉的客栈借酒消愁,感叹自己的心事无人能解的情感。 整首诗语言清新,韵律和谐,情景交融,给人以美的享受。诗人通过途中阻雨的细致描绘,传达了人生旅途中时常遭遇困厄,而坚毅的信念和积极的心态是我们克服困难的关键所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途中阻雨》是南宋诗人李若川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遇到阴雨连绵,暂时无法前行的情况,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南宋时期(1127-1279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乱时期,北方的金朝和南方的宋朝对峙,战乱不断。李若川是南宋的一位官员,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坎坷,多次被贬谪。在旅途中,他遇到了连绵阴雨,阻挡了他的行程,于是他写下了这首《途中阻雨》来表达他的心情。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李若川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他在政治上并不得意,曾多次受到排挤和贬谪。然而,尽管生活艰辛,他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用诗歌记录下了自己的生活体验。 同时间段内,南宋社会正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金朝的入侵使得南宋朝廷不得不采取防御措施,对外实行守势,对内加强统治。在这样的背景下,像李若川这样的官员,既要为国家效力,又要承受来自朝廷的压力。这些时代背景为李若川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