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赵路分挽词

标题包含
赵路分挽词
平生王孙忘太康,承家孝友更温良。 鸿冥鹄举须言命,桂死兰摧不断香。 古有失时堪恨惜,从今亏处取酬偿。 佳城况遇朱公子,大旆高牙属令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叶适(1150年-1223年),字正则,号水心居士,世称水心先生。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是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叶适出生于浙江温州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太康:指西晋时期的社会生活。这里借指统治者的太平盛世。 2. 王孙:指皇族子孙,也可泛指贵族子弟。 3. 鸿冥鹄举:意指志存高远,渴望在广阔的世界中有所作为。 4. 桂死兰摧:比喻美好的事物遭受摧残,但香气仍在。 5. 古有失时:喻指历史上的失意人物。 6. 佳城:墓地的美称。 7. 朱公子:指朱熹的儿子朱绚。 8. 大旆高牙:形容军队的阵容威武。
去完善
赏析
叶适的这首《赵路分挽词》,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至交好友的深深哀思和美好祝愿。首联点明了逝者的身份和王孙遗风,让人感受到其家族特有的家学渊源。颔联以鸿雁、天鹅为喻,强调逝者虽逝,但其美德仍如同桂树之香般流传后世。颈联则感叹人生无常,勉励后人珍惜时光,努力拼搏,以待将来有所回报。尾联则以“佳城”及“朱公子”对应诗题中的“赵路分”,寄语生者要秉持家族传统,矢志不渝,发扬光大。整首诗既表达出了诗人的悲痛之情,也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与希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赵路分挽词》是南宋文学家叶适为悼念友人赵路分的离世而作。此诗创作于宋孝宗淳熙年间(公元1174-1189年)。 在这段时间里,叶适正面临人生的转折点。他虽才学横溢,却因屡试不第而颇受挫折。然而正是这种困厄境遇,使他对世事有更深刻的体察和独特见解。 与此同时,南宋朝廷政治腐败、宦官当道、兵连祸结,整个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在这一背景下,文人墨客纷纷用诗歌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推动文学艺术的繁荣发展。 在好友赵路分不幸去世时,叶适悲痛欲绝,深感时光短暂、人生无常。于是,他以沉痛的笔触写下了这首挽词,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悼念,也抒发自己身处时代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