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
静鞭声里驾头来,紧握双拳打不开。
打得开,云压香尘何处是,静鞭声里驾头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静鞭声中,皇帝的车驾缓缓驶来,我却紧紧握住了拳头无法打开。若是能打开,那如云朵般压在香尘上的愁绪又该往哪里去寻呢?不过一切都在静鞭声中,车驾依旧前来。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静鞭:古代的仪仗用具,用于报时或报警。一般为竹制,敲击时会发出清脆的声音。
2. 驾头:即皇帝的车驾,这里指代皇帝。
3. 云压香尘:形容皇家仪仗队伍浩大,如同云雾笼罩着尘土飞扬的道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颂古》,诗人以生动形象的描绘展现出禅意浓厚的意境。首句“静鞭声里驾头来”中,“静鞭”指的是僧人用来召集信徒的竹鞭,而“驾头”则暗示了高僧的到来。这两句组合起来,传达了僧众聚集、准备聆听佛法教诲的场面。接下来的两句“紧握双拳打不开”和“打得开,云压香尘何处是”,则是寓意了人们在求佛问道过程中遭遇的困扰与困惑,即使拼尽全力,仍然无法解开疑惑。然而这正是禅宗所倡导的精神,即在生活中不断寻求超越、突破自己的局限,从而领悟到生命的真谛。最后一句“静鞭声里驾头来”又呼应了开篇,构成了一个完整且富有哲理的诗篇。整首诗在韵律上朗朗上口,给人以深刻印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佛学修行的独到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颂古》是南宋时期著名诗僧释慧远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中期,即公元1127-1279年之间。
在南宋这一特殊时期,文人墨客对禅宗思想产生了浓厚兴趣。释慧远作为一位著名的诗僧,他的诗歌深受禅宗哲学的影响。他的一生都在追求心灵的平静与解脱,希望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佛学的领悟。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南宋正处于金、宋对峙的时期,战事频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文人墨客开始寻求精神的寄托,佛学思想成为了他们的精神支柱。释慧远也不例外,他通过诗歌表达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试图寻找内心的安宁。
在这首《颂古》中,释慧远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禅宗思想的核心观念,即“见性成佛”。他认为,只要洞察自性,就能达到成佛的境地。这种思想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一种超脱态度,也是他在当时社会环境下对生活的一种独特理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