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万年化主兼简妙净居士
石桥路嶮横身入,牛宿峰高{左卑右页}面看。
不是闾丘贤太守,谁能闲识老丰干。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险峻的石桥路上行走,抬头便能看见高耸的牛宿山峰。
若非是贤明的太守闾丘,又有谁会认识这位隐居的老者丰干呢?
去完善
释义
1. 石桥:代指洛阳附近的天堂石窟寺。
2. 牛宿峰:山峰名。位于江西省信州。
3. {左卑右页}:古字,读作“背”,表示后面、背面之意。
4. 闾丘:指五代十国时期的闾丘昕,曾任广州太守。
5. 贤太守:赞美闾丘昕贤能的称呼。
6. 闲识:相识之人。
7. 老丰干:指唐朝的丰干和尚。
去完善
赏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万年化主告别时的情景。首联中,“石桥路嶮横身入”描述了道路的险峻和诗人的勇敢,表现了诗人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而“牛宿峰高{左卑右页}面看”则表达了诗人与朋友间的深情厚谊,他们一起欣赏美丽的山峰,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颔联中,“不是闾丘贤太守,谁能闲识老丰干”是对友人的赞美,诗人表示只有像万年化主这样的贤明太守,才能认识并理解像自己这样的隐士高人。这里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感激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万年化主兼简妙净居士》是南宋诗人释慧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宋孝宗时期(1163年-1189年)。在这期间,南宋政权逐渐稳定,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依然严重。
在释慧远的这一时期,他成为了一位著名的诗人和高僧。他的诗才横溢,作品广泛流传,受到人们的喜爱。此外,他还是一位热心的宗教人士,积极参与佛教活动,致力于传播佛法。
在《送万年化主兼简妙净居士》这首诗中,释慧远表达了对友人万年化主的送别之情。他用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送别场景的伤感氛围,表达了彼此之间深厚的友谊。同时,他还向妙净居士传递了问候之意,表现了他在修行道路上不懈追求的精神风貌。
总的来说,《送万年化主兼简妙净居士》这首诗是在南宋时期,释慧远在面临社会矛盾和宗教使命的背景下创作的。他以优美的诗句,抒发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信仰的追求,展现了他作为诗人和高僧的风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