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吟
洞房脉脉寒宵永,烛影香消金凤冷。
猧儿睡魇唤不醒,满窗扑落银蟾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新房里一片寂静,寒冷的夜晚似乎漫长无边,蜡烛渐渐熄灭,凤钗也不再温暖。小犬在梦中沉睡,无论如何都无法唤醒,月光洒满了窗户。
去完善
释义
1. 洞房:指卧室,室内居室。
2. 脉脉:微细的流动;寂静的样子。
3. 寒宵:寒冷的夜晚。
4. 永:长,时间久。
5. 烛影:烛光的影子。
6. 香消:香气消失,这里借指蜡烛燃尽。
7. 金凤:凤凰的一种,这里代指蜡烛。
8. 猧儿:小狗。
9. 睡魇:睡觉时的恶梦或幻觉。
10. 银蟾:月亮的美称。
去完善
赏析
《寒夜吟》描绘了冬夜的寒冷与孤独。诗中“脉脉寒宵永”传达出夜晚的漫长和寂静;“烛影香消金凤冷”表现了寒冷的夜晚,蜡烛逐渐熄灭,金凤凰的形象变得冰冷。同时,这里还暗示了房间内的冷清与孤独。
接下来的“猧儿睡魇唤不醒”描绘了一个有趣的场景:可爱的小狗在梦中无法醒来。这句诗歌富有生活气息,为整首诗增添了生机。
最后一句“满窗扑落银蟾影”展示了月光洒在窗户上的美景,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这里的“银蟾”象征着月亮,同时也寓意着希望与光明。总的来说,《寒夜吟》通过细腻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冬夜的寒冷与孤独,同时也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寒夜吟》是唐代诗人成彦雄的一首五言律诗,作于公元825年左右。此时正值唐文宗时期,朝廷政治腐败,党争激烈,社会动荡不安。
在人生际遇方面,成彦雄早年游学长安,才华横溢,却未能得到重用,只能回乡隐居。他的生活并不宽裕,常常感慨世事无常,对社会的黑暗现象感到痛心疾首。这种心境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如《寒夜吟》中的“夜色寒如水,残月乱行衣”,表达了他在这个黑暗时代中的孤独无助和忧虑。
而在时代背景方面,当时唐朝的国力已经开始衰落,宦官当政,藩镇割据,民众疾苦。在这样的环境下,文人墨客们多怀才不遇,忧国忧民,他们的诗歌也大多充满了哀伤、沉郁的情感。因此,《寒夜吟》不仅是成彦雄个人的情感抒发,也是那个时代的写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