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桶底仙山图
昔人夜投逆旅中,戏将指爪呈神工。飕飕逸响如飘风,桶底刻出蓬莱宫。状如六鳌拥虚空,戴山出没沧溟东。琼台瑶阙知几重,千门万户遥相通。俨然中坐一老翁,星眸霞脸冰雪容。群真左右来相从,或翳白凤骑青龙。女仙七十如花红,各执乐器笙与镛。钧天一曲奏未终,双成劝酒琉璃钟。谷神长生寿无穷,出入造化超鸿蒙。我欲上天夬紫虹,高步去逐东王公。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过去的人夜晚投宿在旅馆里,游戏般地用手指刻画神奇的作品。那尖锐的声音如同疾风吹过,竟然在桶底刻画出一座宫殿。这座宫殿就像六个巨大的海龟托起了一片虚空,而山脉在这虚空中若隐若现。琼玉般的台榭和瑰丽的楼宇有好几层,众多的门窗遥遥相望。在宫殿的正中央坐着一位老者,他的眼神犀利犹如星辰,面庞泛着霞光,犹如冰雪一般美丽。身边的众仙来来往往,有的骑着白凤,有的驾驭青龙。身边的70位仙女如花朵般绚烂,各自拿着乐器演奏音乐。一曲《钧天》尚未演奏完毕,双成便开始劝酒。谷神之神永远青春永驻,超脱自然,穿越混沌。我希望能够飞上天空,追随东王公的步伐。
去完善
释义
1. 昔人:这里是指古代的能工巧匠。
2. 逆旅:旅店。
3. 飕飕:形容声音象风声一样迅速远逝。
4. 飘风:急速的风。
5. 桶底:这里指画纸的底部。
6. 蓬莱宫:传说中的仙境宫殿。
7. 六鳌:这里比喻仙山的形态。
8. 戴山:这里指的是海上的岛屿。
9. 沧溟东:指大海之东。
10. 琼台瑶阙:古代对仙境中的宫殿楼阁的赞美之词。
11. 千门万户:形容仙宫的规模宏大。
12. 俨然:庄重的样子。
13. 老翁:指画中的仙人。
14. 星眸:明亮的眼神。
15. 霞脸:红润的脸颊。
16. 冰雪容:形容神仙超凡脱俗的外表。
17. 翳:遮住。
18. 白凤:传说中的一种白色凤凰。
19. 青龙: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祥瑞之物。
20. 女仙:女性仙人。
21. 如花红:像花朵一样的美丽。
22. 乐器:指演奏音乐的工具。
23. 笙与镛:两种古乐器。
24. 钧天:天宫。
25. 双成:西王母身边的侍女。
26. 劝酒:敬酒。
27. 琉璃钟:玻璃制的酒杯。
28. 谷神:道家所称的神仙。
29. 长生:长生不老。
30. 造化:大自然。
31. 鸿蒙:天地形成前的混沌状态。
32. 天夬紫虹:古人认为神仙可以通过云彩升天成仙。
33. 高步:迈着大步向前。
34. 东王公:道教的神明,相传为东治所主,是天下男仙的首领。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长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仙境画卷。诗人以生动的笔触、丰富的想象,通过对画面内容的细致描绘,展现了桶底仙山图的神奇景象。首先,诗人以“昔人夜投逆旅中,戏将指爪呈神工”起笔,点明画作的创作者并非凡夫俗子,而是拥有神奇技艺的高人。接下来的诗句则是对画面的具体描述:“飕飕逸响如飘风,桶底刻出蓬莱宫。状如六鳌拥虚空,戴山出没沧溟东。”这些诗句形象地描绘了仙境的神秘与壮丽,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幅瑰丽壮观的画卷之中。
接下来,诗人又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仙山中的居民:“俨然中坐一老翁,星眸霞脸冰雪容。群真左右来相从,或翳白凤骑青龙。女仙七十如花红,各执乐器笙与镛。”这些诗句塑造了一个个生动形象的仙人形象,他们或弹琴吹箫,或饮酒作乐,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在诗的最后,诗人以高昂的热情表达了对神仙生活的向往:“我欲上天夬紫虹,高步去逐东王公。”这既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束缚的不满,也表现了他追求自由、向往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艺术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桶底仙山图》是明代文人顾禄的一首描绘仙境之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明朝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在洪武时期,明朝初建,国家正逐步从战乱走向和平稳定。此时,文人墨客们开始寄情山水,寻求内心的宁静。顾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借画抒怀,写下了这首令人神往的《题桶底仙山图》。
顾禄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以文学、史学见长。他的文才得到了明太祖朱元璋的赏识,被任命为翰林院编修。然而好景不长,后来因为得罪权贵,被贬为庶民。这段人生际遇使他深感世事无常,渴望远离尘世纷扰,过上隐逸的生活。因此,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桶底仙山图的描绘,表达了对仙境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不满。
明朝初建时,社会经济遭受严重破坏,人民生活困苦。为了恢复生产,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推广农业技术、整顿户籍制度等。在这个时期,民间绘画艺术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山水画成为文人墨客抒发情感的载体。顾禄正是受此影响,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仙境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