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憩山中古寺

标题包含
憩山中古寺
行春过远村,鞍马憩山门。画壁神仪古,镌厓佛像尊。鼠翻残瓦坠,龙出小池浑。亦欲询兴废,苔碑字半昏。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春天踏青时路过一个遥远的小村庄,把马匹在山门外休息。墙壁上的壁画描绘了古代的神仙形象,岩石上雕刻的佛像庄严肃穆。老鼠在破旧的屋顶上翻腾导致碎片坠落,小龙从一个小水池里缓缓探出头来。我想询问这里的兴衰变迁,但苔藓覆盖的墓碑上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
去完善
释义
1. 行春:游春,踏青。 2. 鞍马:借指骑马的人,即作者自己。 3. 山门:佛教寺庙的入口。 4. 神仪:指神仙或菩萨的画像。 5. 镌厓:在悬崖上雕刻。 6. 佛像尊:形容佛像庄重尊贵。 7. 鼠翻残瓦坠:指老鼠在破旧的房子里活动,翻动的瓦片掉落下来。 8. 龙出小池浑:形容泉水从池塘里涌出的情景。 9. 询兴废:询问古迹的兴衰历史。 10. 苔碑:长满青苔的古碑。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诗中,诗人顾禄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他在山中古寺休憩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寺院环境的描述,诗人展现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氛围。诗的首联“行春过远村,鞍马憩山门”点明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背景——他正骑马经过一个遥远的村庄,来到了山中的一座古寺。颔联“画壁神仪古,镌厓佛像尊”描绘了寺院内壁画的古老与佛像的庄重,表现了古寺的悠久历史和信仰氛围。颈联“鼠翻残瓦坠,龙出小池浑”则通过对寺院内自然景色的观察,表达了作者对寺院的静穆之感。最后,在尾联“亦欲询兴废,苔碑字半昏”中,诗人借青苔斑驳的石碑暗示古寺的历史变迁,表现出了其对古迹沧桑的感慨和对历史兴废的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憩山中古寺》这首诗,出自于明代文学家顾禄之手。创作时间为明朝中后期(大约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此时期正处于明朝的繁荣稳定阶段,文化氛围浓厚。 顾禄生活在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7年),他在这个时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歌作品。然而,由于历史记载有限,我们对他个人的生平和人生际遇了解不多。我们可以推测他在当时是一个热爱山水、寄情山水的文人墨客。 在明朝中后期,中国的社会和文化生活比较安定和谐。这一时期的文人在艺术创作上表现出了较高的水平和广泛的题材。许多诗人喜欢描绘自然景观和名胜古迹,以此寄托自己的情感和理想。顾禄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对山中古寺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正是那个时代文人的一种普遍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