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笙引
我尝蹑轻鸿,浮空度瑶阙。醉看碧桃花,吹笙弄明月。仙人王乔董双成,为作春水流花声。昆仑十三凤,飞舞相和鸣。曲终飘然上鹤去,逸韵散落天风清。自从失脚堕尘世,飞梦尚缭芙蓉城。浮丘公,今不见,白玉龟台走雷电。云和妙曲杳无闻,万壑松风洗清怨。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曾如轻盈的大雁,飘浮在天空之中,穿越了天上的宫阙。醉酒之时看到那碧桃花盛开,悠扬地吹奏着箫管,戏耍着明月。那仙人们中,有王子乔与董双成,他们共同演奏着如春水般流花的乐章。十三只凤凰在昆仑山上翩翩起舞,相互应和而鸣。一曲终了,它们飘然离去了,如同苍鹤翱翔于天际,留下了清雅的天籁之音。然而自从我在人世间不小心跌倒,那飞翔的梦仍缠绕着美丽的芙蓉城。浮丘公如今再也见不到了,白玉龟台上只剩下电闪雷鸣。云和山间的妙音已经远去,只剩下万壑松风在洗刷着那些未了的幽怨。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瑶阙:神话传说中仙女居住的地方。
2. 董双成:古代神话传说中西王母身边的侍女。
3. 昆仑:古代神话中的神山。
4. 浮丘公:传说中的仙人。
5. 白玉龟台:古代神话中仙人的住处。
6. 云和妙曲:指美妙的音乐。
7. 万壑松风:形容山间松林的风声。
去完善
赏析
《玉笙引》是一首描绘仙境的音乐之诗,诗人借醉态的碧桃、明亮的明月,展现出一幅怡然自得的仙人场景。同时通过描写“昆仑十三凤”与“曲终鹤去”等景象,展现了音乐带来的极致美感。最后通过叙述自己的身世及期望,彰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故土的怀念。全诗结构严谨,韵律流畅,极具艺术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玉笙引》是明代诗人张简的传世之作。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是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这个时期,明朝国力逐渐衰弱,内外矛盾日益激化,而张简作为一个书生,感受到了时代的动荡与变化。
在人生际遇方面,张简少年时代便才华横溢,名声在外。然而,他的一生并未得到朝廷的重用,相反还遭遇了科举失利、仕途坎坷的命运。这些遭遇使他对世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促使他将情感寄托于诗歌创作中。
在历史背景方面,明朝晚期政治腐败、宦官弄权,民间疾苦严重,民族矛盾尖锐。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文人志士都积极寻求变革,试图挽救国家危亡。张简虽身处困境,但仍保持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他的诗作也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
总的来说,《玉笙引》的创作背景反映了明朝晚期的社会动荡、文人志士的忧虑和理想,同时也展示了张简这位诗人在人生际遇中的坚韧与执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