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书
岁月逡巡笑故吾,人生南北隔江湖。
楼头约取衡阳鴈,寄得一行书信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时光荏苒,回顾过去的自己,不禁让人发笑。人生的道路漫长,每个人在南北之间相隔宛如江湖之遥。登高望远,遥想衡阳的大雁,却无法传递那一纸信笺。
去完善
释义
《寄书》俞桂
1. 岁月逡巡:时间流逝得很快。
2. 笑故吾:嘲笑过去的自己。
3. 人生南北:形容人生的分离。
4. 楼头:楼阁之上。
5. 衡阳雁:南飞至衡阳的大雁。古代常用鸿雁传书。
去完善
赏析
《寄书》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在岁月流转中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感慨。首句“岁月逡巡笑故吾”表达了诗人对时光的无奈和自嘲,感叹岁月的匆匆流逝。次句“人生南北隔江湖”则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茫茫人海中难以相见的情景,表达了人生离别的不易。
第三句“楼头约取衡阳雁”运用了典故里写道:据说大雁到了秋天会飞到南岳衡山过冬,而此句诗人通过想象,希望以大雁传递书信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最后一句“寄得一行书信无”却透露了无奈的心情,即便有了美好的愿望,现实中却无法实现,让人感受到深深的失落感。整首诗歌情感跌宕起伏,充满了深沉的人生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书
(南宋)俞桂
风吹桂子落桥头,几度思君不见收。
寄得书来春又去,丁香空结雨中愁。
这首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的诗人在宫廷内外都很受尊重,他们的诗歌往往以描绘山水田园、表达人生哲理和哀伤离别为主。
在这个时间段里,俞桂经历了人生的起伏,曾经当过官,也曾经在山林之间隐逸。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生活细腻的观察和对人生深刻的理解。
与此同时,这个时代的背景是宋朝社会繁荣,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人们开始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也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广阔的视野。
综上所述,俞桂的这首诗“寄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风中的桂花、收不到的书信以及丁香花的哀愁,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切思念和人生离合的无常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