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秋夜

标题包含
秋夜
月华如水浄无尘,千里相思总一心。 络纬篱边吟不彻,做成秋意十分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月光如净水般纯净无染,千里的思念总是心意相通。在篱笆边的蟋蟀不停地叫着,使得秋天的气氛更加浓厚。
去完善
释义
1. 月华:月光。 2. 浄:同“净”,干净。 3. 千里相思:指思念远方的人。 4. 总一心:谓共同一心一意。 5. 络纬:昆虫名,即莎鸡,俗称纺织娘,常借以喻虫声。 6. 篱边:这里指幽静的地方。 7. 吟:诗歌的一种形式,咏诵。 8. 不彻:不停息。 9. 做成:使得、造成。 10. 秋意:秋天的氛围。
去完善
赏析
《秋夜》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秋夜美景的赞叹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首句“月华如水浄无尘”描绘了月光如水般清澈无暇的美景,为全诗营造了宁静而美好的氛围。次句“千里相思总一心”则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真挚情感,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接下来的“络纬篱边吟不彻”以秋虫吟唱的声音作为背景,使得秋天的氛围更加浓郁。最后一句“做成秋意十分深”则意味着诗人在这宁静的秋夜中,感受到了深刻的秋意和内心的孤独。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秋夜画卷,同时也传递了诗人对亲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夜》是南宋诗人俞桂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在公元12-13世纪,正值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俞桂在当时的文人墨客中享有较高的声誉,他的诗词作品深受世人喜爱。然而,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俞桂也经历了人生的曲折起伏。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未能金榜题名。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着对文学的热爱,通过诗歌抒发内心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这一时期,南宋朝廷内部腐败严重,外患频繁,人民生活困苦。尽管俞桂的生活并不富裕,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关注民生疾苦,用诗歌揭露社会现实。他的许多作品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问题,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