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运司园亭 茅庵

标题包含
和运司园亭 茅庵
结茅作禅庵,不卑亦不广。 地占官府雄,盘基才袤丈。 几席供燕闲,松筠助萧爽。 座有逍遥公,虚中息尘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构建一所简陋的禅修小屋,既不高大也不宽敞。 它位于一座气势雄伟的官府旁边,地基仅占地一丈见方。 几张座位和卧榻让人们在闲暇时能在此聚会,周围环绕着青松翠竹使人感到清爽宜人。 那里有一位来自道家的高人,他总是在空灵之中平息纷扰繁杂的念头。
去完善
释义
1. 和:是古代诗人针对某一主题而作诗的一种方式。 2. 运司园亭:即主管水运官员的园林亭阁。 3. 结茅:用茅草搭建。 4. 禅庵:寺庙或尼姑庵。 5. 不卑亦不广:形容规模适中。 6. 盘基:选择地基。 7. 才袤丈:只有一丈左右的长度。 8. 几席:指桌椅等简单家具。 9. 燕闲:闲暇时间。 10. 松筠:松树与竹子,代表环境的清幽。 11. 萧爽:清冷通风的感觉。 12. 座有逍遥公:在座的都是些能逍遥自在的人。 13. 虚中:内心空灵无碍。 14. 息尘想:停止世俗纷扰的思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所见的园林景色。首先描绘了一座小茅屋,虽然不大,但也不显得卑微。接着描述了它所处的位置,虽然占据着官府的雄伟之地,但其地基只有一丈见方。在这里,诗人在闲暇之时享受了几席之乐,四周的松树和竹子为他提供了清凉的环境。最后提到,这里有一位被称为"逍遥公"的人,他的内心世界清净无尘,没有任何杂念。整首诗以描绘自然景观为主,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简单而宁静的生活环境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运司园亭 茅庵》是宋代诗人孙甫创作的一首咏史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068年前后,正值宋朝中期的繁荣时期。在这个时期,士人阶层对文化、艺术的追求达到了一个高峰,许多文人墨客纷纷通过诗歌来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理想的追求。 孙甫作为当时的知名文人,其人生际遇颇为丰富。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员,对民间疾苦有深刻的了解,这也使他的作品具有较强的现实关怀。在他的这首《和运司园亭 茅庵》中,我们看到了他对自然和谐的追求以及对官场浮华的不屑。 此外,在宋仁宗统治时期,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个时期的文人学者注重道德修养,强调个人情操的升华。孙甫的诗正是这一时期文人精神风貌的体现,他借咏史以抒怀,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才情与理想。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