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婺州八咏楼

标题包含
婺州八咏楼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年-约1156年),号易安居士,中国南宋时期著名女词人。她的诗词独树一帜,情致蕴藉,以委婉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抒发真情实感,为后世称颂不已。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世家,少年时代受到良好教...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这里的水域贯通了广袤的南方大地,其气势之盛仿佛能压倒整个长江流域的十四州。
去完善
释义
南国:泛指南方地区。\ 三千里:形容范围广阔,并非确数。\ 十四州:虚指众多州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雄浑壮阔的笔触描绘了八咏楼及其周围的自然景观,同时融入了深沉的历史感慨。首句“千古风流八咏楼”点明主题,凸显出八咏楼的文化底蕴和不朽魅力;次句“江山留与后人愁”则由景入情,将眼前的美景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相结合,形成鲜明对比。第三句“水通南国三千里”展现了空间上的辽远与开阔,而末句“气压江城十四州”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宏大的气象,同时也隐含着一种无形的压力感。整首诗既体现了李清照卓越的艺术才华,又折射出她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读来令人动容。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时值金兵南侵,李清照随丈夫赵明诚避乱至婺州(今浙江金华)。此时的李清照已过不惑之年,历经国破家亡、颠沛流离,心境沉郁而苍凉。八咏楼是婺州名胜,登楼远眺,江山如画,却也令她感慨万千。面对壮丽山河,她既为历史兴亡而忧愁,也为当下国难深重而叹息。此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融个人悲欢与家国情怀于一体,堪称千古绝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