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书问
避閙深违俗,耽闲懒作书。
故人无诮我,丘壑政关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远离喧嚣,独善其身,逃避繁忙,享受闲暇。朋友不会责怪我的沉默寡言,因为我在山水之间寻求心灵的慰藉。
去完善
释义
【地名】蝟:地名,指河南临颍县。
【成语】逸事:指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传说轶事。
【意象】草色新:形容春天草绿如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的隐逸生活和对世俗的远离,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喜爱。在诗句中,“避閙深违俗”描述了诗人选择隐居山林,避免与尘世的喧嚣打交道;“耽闲懒作书”则表现了诗人沉溺于闲暇时光,不愿写书信的心情。而“故人无诮我”意味着诗人的朋友们并不责怪他疏于联系,因为诗人正专注于自己的山水世界。最后一句“丘壑政关渠”则暗示了诗人将身心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感受着山间溪谷带来的宁静与慰藉。整首诗以平实的语言传达出深厚的情感,给人以悠然自得之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懒书问》是南宋诗人徐侨的一首古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嘉定十四年(1221年)左右,正值南宋后期,社会矛盾和民族危机日益加剧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徐侨个人遭遇较为曲折。他历任官职,但因直言不讳而受到排挤,晚年辞官回乡,隐居于江苏昆山。在这段人生经历中,他对世事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在诗歌的创作背景下,当时的社会环境对徐侨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一方面,南宋朝廷偏安江南,对外无力抵抗金朝的压力,对内则面临严重的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另一方面,儒家士大夫阶层在民间教化方面的作用逐渐减弱,人们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变得越来越清醒。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徐侨的诗作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以及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