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八首 其一
清贫三盏便轻酬,万里曹门出郑州。
尽情斫却月中桂,恼乱春风卒未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简约的生活只要几杯薄酒便可愉悦身心,从遥远的河南郑州来到了江南地区。在月光下随意地砍伐桂树,春天的时候仍然让人心动不已。
去完善
释义
1. 三盏:指代饮酒。
2. 曹门:即南门,此处的曹门指的是郑州的城门。
3. 斫却:砍掉的意思。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恬淡宁静的生活态度和对世俗纷扰的反思。首先,“清贫三盏便轻酬”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淡泊与知足,即使生活清贫,只要有三两知己相伴,便能欣然自得。接着,“万里曹门出郑州”则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即便远离故土,心中仍有一份难以割舍的乡愁。
接下来的“尽情斫却月中桂”更是富有哲理。“月中桂”在这里代表了虚幻的理想、浮华的追求,而“尽情斫却”则是诗人劝诫人们放下贪念,回归内心的平静。“恼乱春风卒未休”则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红尘俗世的困扰中挣扎不休的情状,呼应了前句对浮华的摒弃和内心宁静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生活的淡定、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浮华的反思,传达了一种追求内心宁静的人生哲学,使人心生共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颂古八首 其一》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释如净之手,创作于公元960年至1279年间的宋朝时期。这一时期的诗歌以禅宗为主要流派,强调内心的清净和超脱世俗的禅境。
释如净在这个时代里,作为一位僧侣诗人,他以禅修为生活重心,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心灵体悟和对世界的理解。他经历了宋初的社会动荡、王朝更迭,但他始终保持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将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融入诗歌之中。
在《颂古八首 其一》这首诗中,释如净以禅诗的形式传达了“诸法皆空”的思想。他认为世间万物皆因缘而起,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一切都是相对的、变化的。这种观念深受佛教教义的影响,反映了当时禅宗文化在文人墨客中的广泛传播。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