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逢妻弟郑损因送入京
乱后自江城,相逢喜复惊。为经多载别,欲问小时名。
对酒悲前事,论文畏后生。遥知盈卷轴,纸贵在江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战后来自江城,再次相逢令人惊喜。毕竟已多年未见,想要问起彼此儿时的名字。一同饮酒谈论往事,感叹学术进步让人敬畏年轻人。可以预见在遥远的将来,珍贵的纸张将满溢江城的书房。
去完善
释义
【江城】指长江沿岸的城市。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与妻弟郑损相逢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战乱后的江城中与亲兄弟久别重逢的情景,既充满惊喜又让人惊慌。诗人通过讲述过去的事和对未来的担忧,表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刻影响和改变。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于知识和文化的尊重,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喜逢妻弟郑损因送入京》是唐代诗人崔峒创作的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唐德宗时期(780-805年)。在那个时候,崔峒身处江湖之间,过着闲云野鹤般的生活,虽然远离朝廷,但心中仍存有一丝抱负。
在这个时期,唐朝经历了安史之乱后,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激烈,而民间的生活也颇为困苦。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选择远离朝堂,转而关注民生疾苦,抒发个人的理想与情感。
崔峒在这首诗中以诗言志,通过描绘自己与妻子弟弟郑损相遇的场景,表达了对亲友的深厚情谊和对人生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那个时代文人雅士的精神风貌和生活态度。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