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词
弃置长门鬓欲华,后宫又道选良家。君恩好似三春雨,半为开花半落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长发飘飘美人已不再年轻,皇宫中又开始挑选新的佳人。君王的爱如春天的细雨,有时滋润着花儿成长,有时却又无情地让花瓣凋落。
去完善
释义
1. 弃置:指被遗弃的人或物。这里指陈皇后因色衰爱弛而被汉武帝疏远。
2. 长门:指汉代的长门宫,陈皇后幽居于此。
3. 鬓欲华:形容头发逐渐花白,表达出时光流逝和陈皇后的愁苦。
4. 后宫:皇帝的妃嫔居所。
5. 又道选良家:指皇帝又要从民间挑选美女充实后宫。
6. 君恩:皇帝的恩情。
7. 三春雨:春天的雨水通常有两场,这里的“三春”是夸张修辞,表示频繁或者普遍。
8. 开花:指得到皇帝宠爱的后宫女子。
9. 落花:指失宠的后宫女子。
去完善
赏析
《汉宫词》潘纬的这首诗歌以汉武帝刘彻的皇后陈阿娇被贬谪的故事为背景,通过对汉朝宫廷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封建王朝君恩无常、红颜薄命的感慨。
首句“弃置长门鬓欲华”,“长门”是汉代宫殿名,这里指陈阿娇失宠后被贬之地。“鬓欲华”意味着女子年华已逝,头上白发逐渐增多。这一句表达出被抛弃的女子年华老去,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次句“后宫又道选良家”,点明了古代皇帝选秀女的场景。这里的“良家”指的是出身贫寒但有才有貌的女子。这一句揭示出皇帝的宠爱如同流水,永远在更替中寻找新的对象。
诗的后两句“君恩好似三春雨,半为开花半落花”是对封建君王寡情负义的形象比喻。“三春雨”形容短暂而变幻莫测的春天。“半为开花半落花”意味着君王的恩泽虽然滋润了花朵,但同时也使花朵凋谢。这两句进一步凸显了君王的恩情如同昙花一现,难以长久。
总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深刻的立意,向读者展示了封建社会中红颜易老、君恩难保的现实。诗人通过对比被遗弃的女子与选秀女的场景,以及对君王恩情的比喻,表达了对这一现象的不满和对女性的同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汉宫词》是南宋诗人潘纬创作的一首描绘汉代宫廷生活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具体年份不详。潘纬生活于宋高宗、宋孝宗年间(1127年-1194年),这是一个政治相对稳定但社会矛盾逐渐加剧的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潘纬作为一名士人,对社会现象和时政问题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他关注民生疾苦,关心国家大事,这使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历史责任感。在这首《汉宫词》中,他以汉代宫廷为背景,通过对汉宫妃嫔们的生活描绘,揭示出宫廷内部的争斗、权谋以及悲剧命运。
在《汉宫词》所处的时代背景下,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中原地区仍在金人控制之下。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潘纬通过咏史抒怀,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同时,他也揭示了古代宫廷生活中的阴暗面,对皇权的腐朽进行了批判。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