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颂古六首 其六

标题包含
颂古六首 其六
有问冬来事,京师出大黄。 贪他一粒粟,失却半年粮。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咸杰,俗名张士诚,字国瑞,号诚王,元末明初人。他是元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与朱元璋、陈友谅并称为“元末三雄”。 1353年(元至正十三年),张士诚在泰州率众起义,自称“诚王”,建元“天佑”,史称“诚...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请问冬天有什么新鲜事?京城种植了大黄。 贪图那一颗小米,却失去了半年的口粮。
去完善
释义
1. "颂古":是佛教禅宗对古人公案、话头的一种颂唱形式。这里提到的"颂古六首"应该是释咸杰创作的一系列以颂古诗为主题的作品。 2. "释咸杰":即僧肇大师,号咸杰,俗家姓陈,法号知讷。南宋时期的高僧,精通诗画,善于说法,著有多部经论。 3. "有问冬来事,京师出大黄":这里的大黄指的是一种中草药。这句意思是有人询问冬天的事情,而京城的药店里有卖大黄这种草药。 4. "贪他一粒粟,失却半年粮":这句是告诫人们不要贪图小利,否则可能会失去更大的利益。这句话意味着如果你贪图别人给的那么一点好处,可能会因此失去更多的东西。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有问冬来事"开篇,通过问答的形式展开。问题提到冬天的到来,京城则出现了"大黄"这一药材。诗人将秋冬季节的气候变化与药物的生长变化相互呼应,一方面突出了自然的律动,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人对这种律动的感知。这种感受可能包含了对于丰收的期待、季节变换的感悟以及对生命轮回的认识。 接下来的"贪他一粒粟,失却半年粮"是对人的行为的揭示。贪得无厌的人为了得到微小的利益("一粒粟"),反而失去更重要的东西("半年粮")。这里不仅揭示了人的自私贪婪,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被破坏的后果。同时,“半年粮”的损失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意味着失去了生存的保障,暗含了生存危机和人性的扭曲。 总的来说,这首诗歌通过对冬天自然景象和人类行为的描绘,引导读者思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人生的价值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颂古六首 其六》是宋代诗人释咸杰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世纪,即北宋时期。在这个时代,佛教文化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许多文人士大夫都在诗歌中表达了对佛教哲理的思考和理解。 在创作这首诗时,释咸杰正是一位云游四方的僧人,他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结识了许多高僧大德。这些经历使他对佛教的教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在《颂古六首 其六》这首诗中,他以独特的视角和比喻,阐述了佛教中“无常”的道理,表达了人生短暂、世事如烟的感慨。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北宋正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经济发展,文化交流频繁。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许多人开始寻求宗教信仰的慰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释咸杰的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哲理和优美的文字,成为了当时文人墨客争相效仿的经典之作。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