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她又怎能知道,此时此刻,我正独自倚靠着栏杆,满怀着无法排解的愁绪。
去完善
释义
争知:怎知;恁:如此;凝愁:深深的忧愁。
去完善
赏析
整首词以秋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游子漂泊天涯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开篇描绘了一幅萧瑟的秋日图景,“暮雨”“霜风”“残照”等意象渲染出一种苍凉的氛围,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随后由自然景色转向人事,用“红衰翠减”象征生命的短暂与美好事物的消逝,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伤情绪。
下阕转入直接抒情,从“不忍登高临远”到“归思难收”,再到“叹年来踪迹”,层层递进,将游子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表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想佳人、妆楼望”几句,虚实结合,既写出对方的期盼,也反衬出自己的无奈与痛苦。最后以“倚阑干处,正恁凝愁”作结,留下悠长的余韵,使读者感受到那份深入骨髓的哀愁。整体结构严谨,语言优美流畅,堪称宋词中的经典之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北宋时期,彼时柳永仕途失意,游历江南。在一个秋日的傍晚,他独自凭栏远眺,面对着潇潇暮雨洒落江天的凄清景象,内心涌起无限愁思。此时的柳永已过不惑之年,饱尝漂泊之苦,思念故乡却不得归,这种羁旅之愁与思乡之情交织在一起,促使他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的《八声甘州》。词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又融入了个人的身世之感和思乡之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