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鲜于之武游南谷

标题包含
次韵鲜于之武游南谷
山光娱客古城东,云散春阴望处空。 畏影戏鱼依藻绿,避人飞鸟动岩红。 林间野坐分溪石,岸曲晴行喜水风。 旧事共高文字饮,新游尽寄语言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复,字履中,号潏水,又号潏水先生。他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学者和官员。他的主要活动在宋仁宗和宋英宗时期(1023-1067年)。 李复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山色映照在古城东边,云散了春天的阴影显得明朗。 小鱼因畏惧影子而靠近绿色的藻类,鸟儿因为避免人们打扰而选择岩石后的红色。 在树林里随意找个地方坐下,伴着溪流之声;在阳光照耀下行走在岸边,享受拂面而来的微风。 往事都通过文字来分享,新的旅程都在言语中寄托情感。
去完善
释义
1. 次韵:指按照原诗的韵脚来和诗。 2. 鲜于之武:李复的朋友,鲜于姓。 3. 山光娱客:指山水景色让游客愉悦。 4. 春阴:春天的阴天。 5. 畏影戏鱼:成语“畏影恶迹”的寓言故事,寓意是过分小心谨慎,害怕自己的影子会招致别人的厌恶,比喻形迹诡秘,怕人识破。此处戏鱼为喻,形象地描绘出鱼的游动状态。 6. 依藻绿:指鱼儿在绿色的藻类中游玩。 7. 避人飞鸟:鸟类避开人的飞行。 8. 动岩红:红色的花朵在岩石上晃动。 9. 林间野坐:在树林间野外休息。 10. 分溪石:将溪水分为两半的石块。 11. 晴行:晴天时行走。 12. 水风:水流和风的声音。 13. 共高文字饮:一起以诗词歌赋助酒兴。 14. 尽寄语言中:都寄托在言谈之中。
去完善
赏析
《次韵鲜于之武游南谷》是北宋诗人李复创作的一首山水诗。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春天山谷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与友人鲜于之武的深厚友谊和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首先,诗人以“山光娱客古城东”开篇,描述了在山光水色的映照下,古城显得更加古朴典雅。接着,诗人用“云散春阴望处空”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阳光穿透云层洒向大地的景象,使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接下来的诗句,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描绘了山间动植物的生态习性。“畏影戏鱼依藻绿”写出了鱼儿在阳光下嬉戏,依附在水草上的情景;“避人飞鸟动岩红”则表达了鸟儿在树林间飞翔,不时停下来啄食岩石上红色果实的生动画面。 诗人在第五、六句“林间野坐分溪石,岸曲晴行喜水风”中,进一步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之情。他选择在树林中野餐,欣赏溪流中的石头,感受着水风轻拂的愉悦。 最后,诗人用“旧事共高文字饮,新游尽寄语言中”作结,道出了他与鲜于之武之间的深厚友谊。他们一起回忆过去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抒发彼此心中的感慨,并将这些情感寄托在诗歌之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次韵鲜于之武游南谷》,是宋朝诗人李复在1065年左右所创作。李复是宋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他以其才情横溢的诗文和对国家民族的深情厚意,广受赞誉。他的诗作大多以山水为主题,借景抒情,表达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在1065年前后,李复正处在一个人生的高峰期。他在政治上得到了皇帝的赏识,成为了一位颇有影响力的官员。然而,这个时期的北宋社会并不太平,边疆战事频繁,民生疾苦重重。李复虽身居高位,但他始终心系百姓,希望能通过自己的才能为国家贡献一份力量。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李复创作了这首《次韵鲜于之武游南谷》。这首诗描绘了他与朋友鲜于之武在南谷游玩的情景,表达了他们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李复在那个时代所面临的社会现实和个人的心境。通过对美好景色的描绘,他表达了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