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王令收桂花蜜渍埳地瘗三月启之如新

标题包含
王令收桂花蜜渍埳地瘗三月启之如新
桂花老月窟,堕地散金蕊。 长忧风雨余,失此香旖旎。 抚树三叹息,留花姑少俟。 枕中有仙方,解使香不死。 蜜蜂喜输粮,余润获渐靡。 瘗深阅三月,发复验封玺。 虚堂习新观,博山为频启。 初从鼻端参,忽置秋色里。 氤氲缥缈间,可以降月姊。 自兹闻四时,何止名七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朱翌(1097年-1167年),字新仲,号灊山居士,南宋诗人。他是南宋著名文人、政治家,与陆游、杨万里等人齐名。 朱翌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朱松是北宋著名的学者和官员,曾任秘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桂花落在古老月窟之地,飘散如金色花瓣。常常担忧风雨过后,这份浓郁的香气会消失无踪。轻轻抚摸树干,连叹三声,希望花儿能够稍作停留。传说中枕头里有仙方,可以使花香永不消逝。小蜜蜂们乐于用蜂蜜滋养桂花,使花香得以持久。将桂花深埋三个月,再挖出验证封印是否完好。在敞亮的客厅欣赏这新奇的景观,多次开启博山炉。初次领略到桂花的香气时,仿佛置身秋天的景色中。在这缥缈的香气之间,或许能引来月宫仙子。从此之后,四季皆可闻到桂花的香气,名声远播七里的传说也不再是梦想。
去完善
释义
1. 月窟:古代神话中月亮所居之地,这里借指桂花盛开的地方。 2. 金蕊:桂花的黄色花瓣。 3. 旖旎:香气浓郁的样子。 4. 姑少俟:姑且稍等。 5. 仙方:神奇的方法或配方。 6. 输粮:送粮食,这里指蜜蜂采蜜。 7. 余润:剩余的水分,这里指蜂蜜。 8. 瘗深:埋葬在地下深处。 9. 封玺:加盖印章,这里指密封保存。 10. 博山:博山炉,古代一种熏香器具。 11. 春色:春天的景色。 12. 氤氲:烟气弥漫的样子。 13. 缥缈:隐隐约约,似有似无的样子。 14. 降月姊:召唤月宫仙子降临。 15. 四时:四季。 16. 七里:指唐代诗人杜甫诗中的“安史之乱”时期,长安城中的“杜陵叟”因避战乱,逃至东南沿海的赣县七里峒居住,以养蜂为生计。这里借指养蜂人居住的村落。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述桂花收获、制作和品味的诗篇。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手法,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美好的画面。 首先,诗人描绘了桂花的美丽景象:“桂花老月窟,堕地散金蕊。”这里的“月窟”指的是月亮的家园,象征着桂花的纯洁和高贵。接着,诗人担忧风雨可能破坏桂花的香气:“长忧风雨余,失此香旖旎。”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自然的敬畏。 然后,诗人讲述了如何保存桂花的香气:“抚树三叹息,留花姑少俟。枕中有仙方,解使香不死。”这里的“仙方”指的是一种古老的腌制方法,可以让桂花保持新鲜的香味。接下来,诗人描述了蜜蜂参与制作桂花蜜的过程:“蜜蜂喜输粮,余润获渐靡。”这里的“输粮”是指蜜蜂采集花蜜,“余润”是指桂花的残余香味。 最后,诗人描绘了品尝桂花蜜的美妙感觉:“氤氲缥缈间,可以降月姊。自兹闻四时,何止名七里。”这里的“月姊”是指传说中的月宫仙子,“四时”和“七里”都象征桂花的香气四溢。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成功地展示了桂花的美丽、香气和制作过程,以及品尝桂花蜜的美好体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王令收桂花蜜渍埳地瘗三月启之如新》出自南宋诗人朱翌的《庸斋小集》。诗中的“王令”指的是北宋著名文人王令,朱翌以他为例讲述了一种保存桂花的方法。 这首诗歌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为动荡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国家分裂,战争频发,百姓生活困苦。然而,也正是这个时期,文学、艺术等领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诗人朱翌在这个时期也经历了不少人生波折。他曾在朝廷担任官职,后因政见不合而辞官回乡。这段时间,他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中,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在诗歌所处的时代背景下,南宋社会对美食和养生有着很高的追求。诗人朱翌以王令的故事为例,向读者展示了一种保存桂花的新方法。这种方法通过蜜渍和地下封存的方式,使桂花在三个月后仍保持新鲜。这也反映出当时人们对美食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