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郭守叔光绝境亭

标题包含
和郭守叔光绝境亭
云横绝尘境,峻堞若绳削。 群山列培塿,众水分脉络。 下瞰万瓦居,缥缈见楼阁。 松风发天籁,泠然众音作。 皛皛天宇清,尘襟一澄廓。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为您提供关于"周行己"的详细信息。可能是因为这个人物在公开资料中的信息较少或者您提供的信息有误。如果您能提供更多详细的信息,我会尽力帮助您查找相关信息。
去完善

译文
白云连绵,仿佛要将世间万物都笼罩在这片仙境之中,险峻的城楼就像是用绳子雕刻而成的一样精致。在群山的环绕中,可以看到许多低矮的小山丘,众多水源在此汇集,形成一条条脉络。从高处往下看,成千上万的屋顶错落有致,那些高楼大厦更是如诗如画般展现在眼前。松风吹过,发出自然的声音,如同天籁之音,让人心旷神怡。在这明朗的天空之下,所有的烦恼和忧虑都被洗涤一空,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净化。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郭守:当指郭时中,号守叔,黄州人。他一生好游山水,工诗,曾在苏轼门下求学。 2. 绝境亭:在江西庐山。 3. 云横:谓云雾缭绕于山岭之间。 4. 绝尘境:超脱尘世的环境。 5. 峻堞:高大的城垣。 6. 若绳削:如同用绳子切割出来的一样整齐。 7. 列培塿:指连绵起伏的山丘。 8. 众水分脉络:众多的水流各自有源头和流向。 9. 下瞰:从高处往下看。 10. 万瓦居:众多房屋。 11. 缥缈见楼阁:形容楼阁在雾气中若隐若现的样子。 12. 松风发天籁:松涛声如自然界的和谐音乐。 13. 泠然众音作: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和谐动听。 14. 皛皛:明亮的样子。 15. 天宇:天空。 16. 尘襟:尘世中的纷扰烦扰。 17. 一澄廓:顿时感到心旷神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郭守叔光绝境亭看到的壮观景色,从多个角度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首联描绘了云朵横亘在险峻的境地,如同被刀削般的城墙;颔联则通过群山的罗列以及水流的分岔,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颈联则是从俯瞰的角度,看到了山下无数的屋舍和缥缈的楼阁;尾联则是通过风吹过松树发出的声音,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和谐。全诗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手法,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郭守叔光绝境亭》是北宋时期文人周行己的一首山水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050年至1070年之间,正值北宋中期。此时,北宋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知识分子普遍受到重视。然而,朝政腐败,政治斗争激烈,这也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周行己在当时是一位颇有才华的文人,他与著名文人苏轼、黄庭坚等人交好。在他的生活经历中,曾多次参与科举考试,虽然屡试不第,但他依然坚持学习,勤奋创作,逐渐在文学领域崭露头角。 在北宋中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政治斗争愈演愈烈。当时的皇帝宋仁宗在位期间,虽然国家富强,但统治阶层内部的权力斗争却愈发激烈。这种政治局势使得很多文人士大夫对现实感到失望,开始关注个人内心的修养和对自然的追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周行己创作了这首描绘山水风光的诗作,以表达对自然和谐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