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醉眠

标题包含
醉眠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余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唐庚(1070年-1127年),字子西,号乐圃,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唐庚出身于书香世家,他的父亲唐介是著名学者,曾任尚书右丞。唐庚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文才...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群山宁静如同远古时代,时间悠长如同短短一年。 残花仍然让人陶醉,美好的鸟儿不妨入眠。 世间滋味已经不再关心,岁月时光悠悠流淌在竹席上。 梦中不断得到佳句,拿起笔却忘记了原有的规矩。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太古:远古的时代。这里指非常宁静的环境。 2. 小年:指短暂的时期。这里指时间过得很慢,感觉像是过了很长时间。 3. 余花:残花。这里指可以让人陶醉的事物。 4. 好鸟:好的鸟儿。这里指可以给人带来愉悦的鸟类。 5. 世味:世俗的味道。这里指尘世中的种种味道。 6. 门常掩:家门经常关闭。这里指与世隔绝的状态。 7. 时光:时间。这里指时间的流逝。 8. 簟:竹席。这里指舒适的睡眠环境。 9. 便:安逸。这里指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10. 拈笔:拿起笔。这里指写作的过程。 11. 忘筌:忘记手段。这里指忘记了创作的技巧和方法。
去完善
赏析
《醉眠》是唐代诗人唐庚的一首描绘闲适生活的诗作。全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生活氛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纷扰、沉浸自然之乐的精神风貌。首联“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以静谧的山景和漫长的夏日为铺垫,为读者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颔联“余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则进一步传达出诗人与世无争、与自然为伴的心境。颈联“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淡泊态度和对时光的珍视。而尾联“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则揭示了诗人沉浸于艺术创作的过程,体现出诗人善于捕捉灵感、追求真善美的精神境界。总的来说,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出诗人超脱尘俗、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醉眠》是南宋诗人唐庚的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歌。此诗创作于公元1119年左右,此时唐庚已经辞官回乡,过起了闲适的田园生活。在这段时间里,唐庚亲身体验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美好,同时也目睹了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因此,这首诗既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和同情。 在宋代,科举制度已经非常完善,士人阶层逐渐壮大。许多文人墨客都以进士及第为荣,然而唐庚却与众不同。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最后以恩荫入仕,担任了官职。尽管如此,他并未因为仕途不顺而自怨自艾,反而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当他发现自己在官场难以施展抱负时,毅然选择辞官回乡,过上了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 当时的南宋正处于承平日久的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一定的发展。农民的生活虽然艰辛,但相对稳定。唐庚在田园生活中体验到了这种安定和谐的氛围,他将这种感受融入到诗歌创作中,使得《醉眠》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特色。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