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天台峰新晴晓望
一莲峰簇万花红,百里春阴涤晓风。九十莲华一齐笑,天台人立宝光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是一首描述美丽的莲花和春天的古诗。诗中将一莲峰簇比作万花红,表现出了莲花盛开的壮观景象;而“百里春阴涤晓风”则描绘了春天早晨湿润、清新的氛围。接下来的“九十莲华一齐笑”意味着各种形态各异的莲花在阳光照射下,显得生机勃勃,仿佛在欢笑一般。最后一句“天台人立宝光中”则是表达了诗人身处这样的美景之中,感受到的愉悦与赞叹。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和旅游景点。
2. 天台峰:九华山的主峰之一,海拔1342米,相传唐代诗人李白曾在此赋诗。
3. 新晴:指雨后初晴的天气。
4. 晓望:在黎明时分眺望远方。
5. 一莲峰簇万花红:形容九华山的景色,一莲峰是指天台峰,簇万花红则是形容山峰上的花朵繁多。
6. 百里春阴涤晓风:描述春天的早晨,山间的雾气洗涤着晨风。
7. 九十莲华一齐笑:这里的“九十莲华”指的是天台峰上众多的佛像和寺庙,它们一起见证着人间的美好景象。
8. 天台人立宝光中:描绘诗人站在天台峰上,欣赏着周围的佛光美景。
去完善
赏析
《九华山天台峰新晴晓望》以“红”与“风”的色彩对比展现出九华山天台峰的美景。在春日清晨的微风中,整个山景如同莲花一般繁茂;而诗人站在天台之上,沐浴着这壮观的景色,仿佛置身于一片光明之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九华山天台峰新晴晓望》是南宋诗人吴潜所作的一首描绘九华山的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95年左右,正值金国入侵南宋时期。
在那个时候,吴潜的家族由于战乱而饱受磨难,他的父亲不幸战死沙场,这使得吴潜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家的忧虑和渴望安定的心情更加浓烈。他痛感国家形势危急,希望凭借自己的才情和勇气为国家尽一份力量。
在那个特殊时期,诗人们或抒发豪情壮志,或表达忧国忧民之情,用诗歌记录历史的脚步。他们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民众的心境和社会的现实。吴潜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九华山的景色,传达了他在动荡年代中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以及对新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