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衡阳春日游僧院

标题包含
衡阳春日游僧院
曾共刘咨议,同时事道林。与君相掩泪,来客岂知心。 阶雪凌春积,炉烟向暝深。依然旧童子,相送出花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戎昱,字不详,唐朝时期著名诗人。他的生卒年、籍贯等具体信息均已失传,但据史书记载,他生活在唐玄宗至德宗年间(756-805),主要活动在长安一带。 戎昱擅长五言诗,以描绘边塞风光和表现戍边将士的生活...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曾与刘咨议共同度过时光,一起聆听道法阐释。与你一同黯然神伤,可来访者怎会懂得这份情谊? 台阶上积雪厚了些,春天即将来临;香炉里的烟雾渐渐消散,天色昏暗下来。仍是那些熟悉的童子们,一起走出花林送别客人。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衡阳:湖南省县级市,位于衡阳市西南部。 2. 刘咨议:南朝文学家刘孝绰,曾任谘议参军,此处用其官职代指刘孝绰。 3. 道林:寺庙名,位于衡阳县南岳镇,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高僧竺道生的道场。 4. 相掩泪:形容两位诗人一起流泪的样子。 5. 来客:指来到寺院的游客。 6. 春积:春天的积雪。 7. 炉烟:香炉中冒出的烟雾。 8. 暝深:天色渐暗。 9. 依然:依旧,仍旧。 10. 童子:指年轻的小和尚。 11. 花林:开满鲜花的树林。
去完善
赏析
《衡阳春日游僧院》是唐代诗人戎昱的一首五言诗。诗中通过描绘僧院之景,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首联“曾共刘咨议,同时事道林”,诗人回忆起往昔与友人共同探讨学问的时光,以及他们一同侍奉道林和尚的岁月。这既是对过去的怀念,也是对友情的珍视。 颔联“与君相掩泪,来客岂知心”,写的是诗人与友人在僧院重逢时的情景。他们彼此倾诉离别之苦,泪水不禁涌上心头。然而,对于来到这里的游客而言,他们又如何能理解这份深厚的感情呢? 颈联“阶雪凌春积,炉烟向暝深”,描述了僧院中的景象。春天的雪花在台阶上堆积,炉香烟雾弥漫,夜色渐深。这些景物为诗人与友人的重逢营造了宁静而庄重的氛围。 尾联“依然旧童子,相送出花林”,说的是当年那个小童如今已经长大,他依然陪伴在诗人与友人身旁,将他们送到花林深处。这一幕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也表达了诗人对永恒友情的期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衡阳春日游僧院》是唐朝诗人戎昱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8世纪初期,正值唐玄宗统治下的开元盛世。当时国家繁荣昌盛,社会相对稳定,为诗歌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在这个时期,戎昱的人生经历颇为丰富。他曾担任过官职,但因厌倦官场生活而辞官回乡。归隐田园的戎昱,在闲暇之余开始游历名山大川,结交文人墨客,广泛结交朋友。他的诗歌才华也得到了展现,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在戎昱所处的时代,佛教在中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许多寺庙成为了人们寄托信仰、寻求精神慰藉的场所。戎昱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春游僧院的情景,表达了对于佛家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厌倦。同时也体现了唐朝文人在面对人生困境时,寻求超脱和解脱的精神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