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红槿花

标题包含
红槿花
花是深红叶曲尘,不将桃李共争春。 今日惊秋自怜客,折来持赠少年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戎昱,字不详,唐朝时期著名诗人。他的生卒年、籍贯等具体信息均已失传,但据史书记载,他生活在唐玄宗至德宗年间(756-805),主要活动在长安一带。 戎昱擅长五言诗,以描绘边塞风光和表现戍边将士的生活...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花朵呈现出深邃的红色,叶子弯曲成曲折的形状。它们不与桃花和李花一起争夺春光。今天因惊讶于秋天的到来而自怜漂泊在外的人,摘下这朵花送给年轻的友人。
去完善
释义
注释:戎昱《红槿花》中"花是深红叶曲尘"的注释为"红槿花,即木槿花,叶片绿色或带红色。曲尘,古指木槿。深红,形容叶子颜色深绿偏红。"
去完善
赏析
《红槿花》这首诗描绘了红槿花的独特魅力,将其与桃李作对比,展现了其别具一格的艳丽。首句“花是深红叶曲尘”描述了红槿花的颜色特点,深红的色彩在绿叶的映衬下显得尤为突出。第二句“不将桃李共争春”则表达了红槿花不与桃李争夺春天的美景,展示出她谦逊的品质。 诗的后两句“今日惊秋自怜客,折来持赠少年人”则表现了诗人对于红槿花的喜爱之情。在秋天到来的时候,诗人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孤独的旅人,而红槿花却如同一位亲切的朋友,给予他温暖和支持。因此,诗人决定将这美丽的红槿花送给那些充满活力和热情的年轻人,希望他们也能感受到红槿花的美好。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红槿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同时,诗人也通过红槿花这一形象,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红槿花》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观察红槿花时所引发的思考。创作于唐朝末年,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各种社会矛盾逐渐显现,政治斗争激烈。戎昱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对于这一时期的动荡局势有着深深的体会。在他的一生中,他经历了不少世事沧桑,这使他更加关注社会的变迁和人性的探索。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通过对红槿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岁月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在面对社会现实时的无奈与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