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早春雪中

标题包含
早春雪中
阴云万里昼漫漫,愁坐关心事几般。 为报春风休下雪,柳条初放不禁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戎昱,字不详,唐朝时期著名诗人。他的生卒年、籍贯等具体信息均已失传,但据史书记载,他生活在唐玄宗至德宗年间(756-805),主要活动在长安一带。 戎昱擅长五言诗,以描绘边塞风光和表现戍边将士的生活...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阴云密布,阳光无法穿透,白昼显得格外漫长。我坐在窗前,心中忧虑的事情不计其数。我想告诉春风,不要再让雪落下,因为刚刚发芽的柳树枝条承受不住严寒。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早春:春天的早期,初春。 2. 雪:指降雪。 3. 阴云:阴暗的云层。 4. 万里:形容距离很远。 5. 昼漫漫:指白天天色昏暗。 6. 愁坐:忧愁地坐着。 7. 关心:挂心,关心的事。 8. 事几般:各种事情。 9. 为报:告诉,让…知道。 10. 春风:春天吹拂的风。 11. 柳条:柳树生长的枝条。 12. 初放:刚刚开放。 13. 不禁寒:承受不住寒冷。
去完善
赏析
《早春雪中》是唐代诗人戎昱的一首描绘早春雪景的诗作。全诗通过对阴云、白昼、柳树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春天来临前的寒冷气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句“阴云万里昼漫漫”描绘了天空中阴云密布的景象,以及白昼时分,天地间一片灰蒙蒙的氛围。这句诗不仅渲染了早春的寒冷氛围,也为接下来的诗句铺垫了情感基调。 第二句“愁坐关心事几般”表现了诗人坐在窗前,心事重重的神情。这里的“愁”并非仅仅是对外界环境的担忧,更是对生活困境和个人命运的忧虑。这一句诗通过细节描写,使诗人形象更加饱满,也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第三句“为报春风休下雪”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盼。他希望春风能够驱散阴云,带来温暖和光明。这里借用“春风”这个象征美好与希望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柳条初放不禁寒”则是对春天到来的预言。虽然此时还是寒冬,但诗人相信,柳条在春天的滋润下,终将绽放出嫩绿的新芽,驱散寒冷,迎接新生。这句诗寓意着生活中的困难终究会被战胜,美好的时光即将到来。 总的来说,《早春雪中》这首古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情感的表达,展现了早春雪景的美感和诗人对生活的感悟,是一首值得品味和欣赏的优秀诗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早春雪中》是唐代诗人戎昱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8世纪中叶,当时唐朝正处于安史之乱后的一段时间,国力渐衰,民生困苦。戎昱本人曾先后游历了长安、洛阳、扬州等地,目睹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 在这首诗中,戎昱通过对早春雪景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春的雪花飘舞,“春雪满空来”,象征着战乱的残酷;而“触处似花开”则表达了对和平年代的渴望。同时,诗人还借“鸟惊贫户闭”和“兽骇远人开”的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战乱对百姓生活的影响。 总的来说,《早春雪中》这首诗是在安史之乱后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作者对战争的关注和反对,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