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秋霁
霁后江城风景凉,岂堪登眺只堪伤。
远天䗖蝀收残雨,映水鸬鹚近夕阳。
万事无成空过日,十年多难不还乡。
不知何处销兹恨,转觉愁随夜夜长。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雨后江城的景色显得有些凉意,这场景更适合用来感伤而非欣赏。
远方的天际彩虹带走了最后的雨滴,映在水中的鸬鹚正靠近夕阳。
我一事无成地度过了每一天,十年里经历了很多艰难却没能回到家乡。
我不知道如何将这种怨恨消除,反而觉得忧愁随着夜晚的时间越来越长。
去完善
释义
1. 江城:即江边的城市,这里指诗人在的地方。
2. 霁:雨雪停止,云雾散开。这里指雨后初晴。
3. 风景凉:形容江边的风景在雨后显得格外清凉。
4. 岂堪:怎么能忍受。
5. 登眺:登山望远。
6. 秪堪伤:只能让人悲伤。
7. 远天螮蝀:天上的彩虹。
8. 收残雨:指彩虹消失,雨水已经停息。
9. 映水鸬鹚:水中的鸬鹚。
10. 近夕阳:靠近夕阳的位置。
11. 万事无成:什么事情都没有做成。
12. 空过日:白白度过日子。
13. 十年多难:十年间经历了许多困苦。
14. 不还乡:无法回到家乡。
15. 不知何处销兹恨:不知道在哪里可以消除这种忧伤。
16. 转觉:逐渐觉得。
17. 夜夜长:每天晚上都感觉更加漫长。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江城”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秋日雨后初晴的景象。诗人以“霁后”起笔,暗示了天气的突然转变,也将读者带入了那略带凉意的场景之中。紧接着,诗人通过“岂堪登眺只堪伤”表达了在这样一个时节,即使美景当前也难以排解心中的悲伤之情。这句诗不仅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哀伤,也为接下来的景物描绘做了情感上的铺垫。
在接下来的四句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他的情感。“远天䗖蝀收残雨”描绘了天空中的彩虹渐渐消失的画面,象征着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而“映水鸬鹚近夕阳”则通过鸬鹚在夕阳下的剪影,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这些景象都深深触动着诗人的内心,让他更加感慨万分。
接下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世事的不满和对家乡的思念。“万事无成空过日”一句揭示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他认为自己的一生都在虚度光阴,没有做出任何成就。而“十年多难不还乡”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他希望能够回到家乡,寻求心灵的慰藉。然而,现实的种种困难让他的愿望无法实现,这也让他的心情愈发沉重。
最后,诗人以“不知何处销兹恨”表达了他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助。他不知道如何才能消除内心的痛苦,只能让这份愁绪随着夜晚的降临变得越来越深重。这首诗以其深情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赢得了读者的共鸣,成为了古代诗词中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江城秋霁》是唐朝诗人戎昱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公元764年),此时的戎昱正值中年,人生阅历丰富,对世事有着深刻的洞察和理解。
在这个时期,唐朝经历了安史之乱,国家动荡,民生疾苦。戎昱作为文人墨客,一方面关注时事,忧国忧民;另一方面,他在作品中表达了自己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向往。在《江城秋霁》这首诗中,戎昱描绘了江城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
此外,这个时期的诗歌创作,尤其是山水诗,受到了王维、孟浩然等前辈诗人的影响。戎昱的诗歌风格也受到了这些前辈的影响,他的诗歌语言质朴,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