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桂州腊夜

标题包含
桂州腊夜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戎昱,字不详,唐朝时期著名诗人。他的生卒年、籍贯等具体信息均已失传,但据史书记载,他生活在唐玄宗至德宗年间(756-805),主要活动在长安一带。 戎昱擅长五言诗,以描绘边塞风光和表现戍边将士的生活...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两年来跟随军队四处征战,历经千辛万苦,奔赴那无尽的天边。
去完善
释义
骠骑:古代将军名号,这里泛指军旅生涯;天涯:极远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全诗以“坐”开篇,描绘出一个静谧而又漫长的冬夜,诗人在孤寂中守候时间流逝。上片通过“雪声”、“寒梦”等意象,将现实的清冷与内心的温暖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思乡之切。下片则转入黎明时分,“晓角”和“孤灯”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环境的凄凉氛围,同时暗示新一天的到来并未带来希望,反而加重了漂泊者的疲惫与无奈。“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总结全诗,点明主题,抒发了长期离乡背井、奔波天涯的悲苦与惆怅。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情景交融,令人读来回味悠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宗大历年间,诗人戎昱因仕途坎坷而远赴桂州任职。当时他已在外漂泊两年,正值腊月寒夜,思乡之情尤为浓烈。戎昱出身贫寒,一生多在羁旅中度过,此诗便是他在桂州度过的第二个寒冬之夜所作。诗中既有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也流露出宦游生涯的孤寂与艰辛。通过寒夜雪声、孤灯残漏等意象,将游子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