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奉和兴庆池戏竞渡应制

标题包含
奉和兴庆池戏竞渡应制
夹道传呼翊翠虬,天回日转御芳洲。 青潭晓霭笼仙跸,红屿晴花隔彩旒。 香溢金杯环广坐,声传妓舸匝中流。 群臣相庆嘉鱼乐,共哂横汾歌吹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夹道上传呼声如翠鸟翱翔,太阳从天边升起,来到一片充满芬芳的地方。清晨的水雾笼罩着仙人乘坐的车驾,红色的岛屿上花开得如火如荼,如同彩色的流苏一般美丽。香气四溢的金杯在众人手中传递,音乐声穿过船只在水面上回响。群臣共同庆祝这美好的时刻,嘲笑那些演奏横汾曲的人错过了秋天的美好。
去完善
释义
夹道: 指道路两侧。 翠虬: 绿色的龙形饰物,这里比喻龙舟。 天回: 天旋地转的意思,形容龙舟快速滑行。 日转: 太阳的转动,意味着时光推移。 御芳洲: 皇帝的行宫所在的小洲。 青潭: 清澈的水潭。 晓霭: 清晨的雾气。 仙跸: 皇帝的车驾。 红屿: 红色的小岛。 晴花: 晴天的花朵。 彩旒: 彩色的装饰。 金杯: 珍贵的酒杯。 广坐: 大厅。 妓舸: 舞女乘坐的船。 匝中流: 在水中环绕航行。 群臣: 众多官员。 嘉鱼: 美好的鱼,寓意幸运吉祥。 相庆: 共同庆祝。 哂: 嘲笑。 横汾: 汉武大帝刘彻所作《秋风辞》中的场景,此处代指汉武帝。 歌吹: 唱歌演奏乐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兴庆池的赛舟场景。诗人以细致的笔触描绘了两岸围观的人群、天空中的太阳、湖中的仙岛等景象。接下来的诗句则描述了船上的酒宴、歌声,以及群臣共同庆祝的场景。整首诗歌展现出一派祥和的气氛,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繁荣与和谐。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奉和兴庆池戏竞渡应制》是唐代诗人徐彦伯的一首应制诗。此诗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年-741年)。 在这时期,唐朝国势强盛,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迅速。唐玄宗本人也颇具才艺,善于音律、舞蹈,他在位期间大力提倡文学、艺术,使得唐诗达到了鼎盛时期。然而,此时的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尤其是土地兼并问题和贵族官僚的奢侈腐化现象。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正是基于这样的社会环境。在诗中,徐彦伯通过对兴庆池戏竞渡的热闹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太平盛世的喜悦之情。同时,他也在诗中隐晦地指出了当时存在的社会问题,呼吁统治者关注民生,体恤民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