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
凤楼开阖引明光,花酎连添醉益香。
欲知帝女薰天贵,金柯玉柱夜成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华丽楼阁的大门敞开引入明亮的灯光,醇香的美酒接连不断让人陶醉。想知道皇家女儿高贵的身份吗?黄金的树枝和玉石的柱子在夜间排列整齐。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安乐公主:唐中宗李显的女儿李裹儿,被封为安乐公主。
2. 应制:中国古代称皇帝的命令叫“制”,应制就是根据皇帝的意思写作诗文。
3. 凤楼:古代宫殿的楼阁,这里借指安乐公主的新宅。
4. 开阖:开关。
5. 明光:明亮的光线,这里借指宫殿的光辉。
6. 花酎:以鲜花浸泡的酒。
7. 醉益香:喝醉了更觉得酒香。
8. 帝女:帝王的女儿,这里指安乐公主。
9. 薰天:形容香气浓烈。
10. 金柯玉柱:形容建筑的豪华。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夜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描绘了皇室宴会的热闹场景。开篇的“凤楼开阖引明光”为我们展现了一座华丽无比的宫殿,明亮的灯光照得整个场面如同白昼。紧接着的“花酎连添醉益香”则描述了宴会上美酒佳肴琳琅满目,香气四溢。第三句“欲知帝女熏天贵”中的“熏天贵”形象地描绘出公主的地位无比尊贵,让人仿佛能闻到那浓郁的贵族气息。最后一句“金柯玉柱夜成行”则以金柯玉柱来形容宫殿的富丽堂皇,同时暗示这场夜宴的奢华与隆重。整首诗意境丰富,词藻华美,彰显了作者对诗词艺术的独特见解和深厚功底。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夜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是唐代诗人徐彦伯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742年-756年)。这个时期,唐朝国力强盛,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然而,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也十分激烈。
在创作此诗时,徐彦伯正担任朝廷官员,与皇室关系密切。他因才华横溢而受到皇帝的赏识,经常在宫廷宴会上作诗献艺。此次夜宴的地点是新落成的安乐公主府邸,安乐公主是唐中宗李显的女儿,深得皇帝宠爱,地位显赫。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徐彦伯通过对安乐公主新宅的描绘,展现了皇家贵族的奢华生活。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皇家的忠诚和对盛世太平的祝愿。然而,这种繁华背后却隐藏着危机,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发生,唐朝逐渐走向衰落。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