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病中偶成

标题包含
病中偶成
衰病乃其理,移床卧南轩。虽怀饮冰忧,赖有清赏存。春去芳草积,罗生满庭萱。花房向夕敛,似与吾忘言。数蝶亦多态,差差傍丛翻。客来同一欣,何必临芳樽。常恐秋节至,严霜霣其根。吾生尚悠悠,眷尔安足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汪藻(1079年-1154年),字彦章,号浮溪居士,饶州德兴(今江西德兴)人。南宋文学家、政治家。 汪藻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进士及第,历任州县官职。后...查看更多
刘泓_2918
去完善

译文
身患疾病是自然规律,我移动病床到南边的窗台。虽然忧心忡忡如饮冰水,但我还有美丽的景色可以欣赏。春天离去后,院子里堆积了厚厚的芳草,还有那些生长茂盛的萱草。傍晚时花儿渐渐合拢,好像是在与我默默交流。蝴蝶翩翩起舞,在草丛中飞来飞去。客人到来一起分享喜悦,不一定要端起酒杯。常常担忧秋天到来,寒冷的霜会凋谢它们的花朵。我还会有漫长的生活,对它们不应过多牵挂。
刘泓_2918
去完善
释义
1. 衰病:生病,身体不适。 2. 乃其理:表示这是自然的规律。 3. 移床:移动床位或床铺。 4. 南轩:南方的窗子或者房间。 5. 饮冰:用冷水解渴,这里表示烦恼和忧虑。 6. 清赏:高雅的欣赏趣味。 7. 春去:春天过去了。 8. 芳草:指春天的草。 9. 罗生:繁茂的生长。 10. 庭萱:庭院中的萱草。 11. 花房:花朵,这里指的是萱草的花朵。 12. 向夕:临近傍晚的时候。 13. 忘言:形容美好的事物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 14. 数蝶:几只蝴蝶。 15. 多态:有多种形态和姿态。 16. 差差:形容蝴蝶飞舞的样子。 17. 傍丛翻:在草丛周围翩翩起舞。 18. 同欣:一起感到欣喜。 19. 临芳樽:靠近美酒。 20. 严霜:严寒的霜冻。 21. 霣:坠落,这里指植物的凋谢。 22. 安足论:不值得讨论。
刘泓_2918
去完善
赏析
《病中偶成》是南宋诗人汪藻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病中所见之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联“衰病乃其理,移床卧南轩”,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因病而无奈地卧床休养的状态。通过“衰病”一词,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病痛的无奈和无助。 颔联“虽怀饮冰忧,赖有清赏存”,则体现了诗人病中的乐观态度。尽管因病而忧虑重重,但他依然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之心,从中寻求慰藉。 颈联和尾联分别描述了春天的消逝、蝴蝶的翩翩起舞以及客人来访等场景。诗人借这些景象,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在短暂的春天里,一切事物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而蝴蝶的美丽,也只是短暂的一瞬。诗人深知,生命的本质便是不断地变化,无法长久保持美丽或美好的状态。 全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表现了诗人病中依然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传达出他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人生苦短,唯有珍惜当下,才能坦然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变故。
刘泓_2918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病中偶成》是南宋文学家、诗人汪藻于公元1149年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一年,他因病卧床,闲暇之余,以笔抒发心中所感。这首诗意在表达作者在病中所作的思考,以及对自己遭遇的感慨。 在创作这首诗时,汪藻正处于南宋时期,政治局面动荡不安。他在朝廷任职多年,因正直敢言,曾受到秦桧等权臣的排挤,官场生涯颇为波折。尽管如此,汪藻始终坚守信念,关心国家大局。
刘泓_2918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