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丑奴儿令

标题包含
丑奴儿令
鸾笺偷写伊名字,琴语依稀。 筝语依稀。花影无媒忽进帏。 兰因絮果从头问,吟也凄迷。 掐也凄迷。梦向楼心灯火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年-1841年),字璱人,号定庵,浙江杭州人。他是中国清朝中期著名的文人、政治家、改革家,被誉为“文坛泰斗”。 他在文学、历史、哲学等领域有很高的造诣,特别是在诗歌创作上,以其深刻的...查看更多
于是云
去完善

译文
在信笺上偷偷写下你的名字,弹琴的声音若隐若现。 弹筝的声音若隐若现。花儿突然闯入帷幕中。 兰花和柳絮的结果从头开始询问,唱歌的时候很迷茫。 掐断的时候也很迷茫。梦境在楼阁的灯火中回归。
于是云
去完善
释义
1. 鸾笺:古代妇女书写用的精美纸张。 2. 伊名字:指对方(女子)的名字。 3. 琴语、筝语:以琴、筝的乐声作为象征,表示情感或心意。 4. 花影无媒:指花儿没有经过媒介就被引进帷帐中。这里寓意女子不经意的美丽。 5. 兰因絮果:兰因是指美好的开始,絮果是比喻事物最终的结局。兰因絮果一起使用,是描述一段爱情故事从开始到结尾的过程。 6. 吟也凄迷、掐也凄迷:描绘主人公在梦中面对心爱的女子时,无法忘怀与女子的感情纠葛,表达了他惆怅、失落的情绪。 7. 楼心:楼阁的中心,这里代指心仪女子的住处。 8. 灯火归:灯光照映下的场景仿佛让诗人回到了现实世界,表现出他对于梦境的渴望和无奈。
于是云
去完善
赏析
《丑奴儿令》这首词以婉转的笔调描绘了主人公内心深藏的一段爱情。首句“鸾笺偷写伊名字”便将读者的思绪带入了朦胧而深情的氛围。接下来的两句“琴语依稀。筝语依稀。”更如同一幅动态的画面,形象地展现了主人公心中的情感流动。 下片则通过主人公内心的自问自答,揭示了这段感情的缠绵与无奈。一句“兰因絮果从头问”令人感受到了主人公对这段感情的无尽追寻,却又难以割舍。而结尾的“梦向楼心灯火归”则以梦幻般的意境收尾,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
于是云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丑奴儿令是清代诗人龚自珍的一首词作品。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在公元1835年,正值清朝的道光年间。这一时期,清朝的国势逐渐衰弱,外部有西方列强的侵略,内部则有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等问题。 在这一时期,龚自珍作为一位有才识的知识分子,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洞察和忧虑。他的人生际遇也颇为曲折,曾历任官职,后因对官场的不满而辞官回乡。他的诗词作品中,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感,以及对改革图强的渴望。 在丑奴儿令中,龚自珍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名句,表达了对国家选拔人才的期许。这句词反映了他在时代背景下的担忧: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有才能的人才难以得到重用,国家的振兴需要更多的人才来推动。因此,他呼唤上天重新振作精神,不拘泥于陈规陋习,让更多的人才得以脱颖而出,共同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于是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