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示儿孙

标题包含
寄示儿孙
力学烧丹二十年,辛勤方得遇真仙。 便随羽客归三岛,旋听霓裳适九天。 得路自能酬造化,立身何必恋林泉。 予家药鼎分明在,好把仙方次第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努力学习炼丹已经有二十年了,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才遇到了真正的仙人。 于是,我随着仙人们回到了海上的仙山,立刻就能听到天上的音乐。 找到正确的道路自然能够回报天地之恩,树立自己的德行又何必留恋山林泉水呢? 我家的炼丹药鼎就在眼前,我要按照仙人的方法依次传授下去。
去完善
释义
《寄示儿孙》是五代十国时期诗人翁承赞的诗作。以下是注释: 1. 力学烧丹:力学指用尽力量去学习和研究。烧丹即炼丹术,这里指道家修炼成仙的方法。 2. 二十年:表示时间很长,强调作者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学习烧丹术。 3. 真仙:道教传说中的神仙。 4. 羽客:道教的道士,也指仙人。 5. 三岛:古代神话中的三个神山,即蓬莱、方丈、瀛洲。这里借指仙境。 6. 霓裳:传说中仙女的衣服,这里借指仙乐。 7. 九天:天的最高处,这里借指天宫。 8. 得路:指得到升天成仙的道路。 9. 造化:大自然或生命的创造者。 10. 立身:立足社会,这里指求得功名。 11. 林泉:山林和泉水,这里指隐居生活。 12. 予家药鼎分明在:我家里炼丹的工具还在,意为告诫子孙要继续传承炼丹之术。 13. 仙方:仙家药方,这里指烧丹术。 14. 次第传:依次传授给后代子孙。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翁承赞寄给子孙们的诗,表达了他对自己求道学仙经历的感慨和对子孙们的期许。全诗抒发了诗人在多年的努力中终于遇到真正的仙人、实现人生理想的心境。诗中提到“力学烧丹”和“辛勤方得遇真仙”表现的是诗人对人生的努力和勤奋的精神态度。诗中的“旋听霓裳适九天”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妙音乐的热爱和欣赏,以及对音乐所带给他的一种超脱尘世的愉悦之感。同时,诗人也对子孙们提出了期望,鼓励他们在追求成功时不要过于留恋世俗的富贵荣华,而应该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传承其家族的药鼎事业。整首诗情感热烈,诗句流畅,展现了一位勤学苦练,执着追求的诗人形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示儿孙》是五代时期诗人翁承赞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940年,当时翁承赞已经退休在家,经历了官场的风风雨雨和世事沧桑,他以自己的经历告诫子孙要勤奋学习、注重品德修养。 在五代十国时期,中国正处于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的历史阶段。翁承赞作为一位朝廷官员,目睹了国家的兴衰更替和百姓的苦难生活。他希望在这样一个时代,自己的子孙能够通过学习知识和修养品行,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做出贡献。 在这首诗中,翁承赞以“劝学”为主题,表达了对子孙的殷切期望。他希望子孙们能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有才干的人,以便在未来的生活中有所作为。同时,他也强调了品德修养的重要性,认为一个人的品德是决定其人生成败的关键因素。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