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景祥院
一溪拖碧遶崔嵬,瓶钵偏宜向此隈。
农罢树阴黄犊卧,斋时山下白衣来。
松多往日门人种,路是前朝释子开。
三卷贝多金粟语,可能心炼得成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条溪流蜿蜒穿过山岭,我携带水瓶与钵盂在此小憩。
农民耕作完毕,黄牛在树下歇息;斋饭时间,山下有人来拜访。
松树由往日的弟子们栽种,山路则是前朝的僧人开辟。
这三卷《贝多》佛经中的金言玉语,或许能让我心灵纯净,如炼成灰。
去完善
释义
1. 题景祥院:翁承赞所作诗的题目,"题"意为标题,“景祥院”为诗歌描绘的地点,应是一座寺庙。
2. 一溪拖碧遶崔嵬:一溪指一条溪水;拖碧指的是水面上倒映出的天空的颜色,即天蓝色;崔嵬是指高大的山丘或建筑;这句诗句描述了溪水蜿蜒围绕高大山丘的景象。
3. 瓶钵偏宜向此隈:瓶钵是僧人的用品,瓶用来盛水,钵用来装饭;偏宜表示更适合;此隈指的是这个偏僻的地方;这句诗句表达了作者认为这里是一个适合修行的地方。
4. 农罢树阴黄犊卧:农罢指农忙结束后;树阴指的是树下阴凉的地方;黄犊是黄色的牛犊,形容年轻的牛;卧是休息的意思;这句诗句描述了农民在劳作后在树下休息的情景。
5. 斋时山下白衣来:斋时是佛教徒吃斋饭的时间;白衣指的是平民百姓的衣着;这句诗句描述了在吃斋饭的时候,有平民从山下赶来。
6. 松多往日门人种:松多指的是松树很多;往日指的是过去的时间;门人指的是佛教寺庙里的弟子;种是种植的意思;这句诗句是说过去的弟子在这里种植了许多松树。
7. 路是前朝释子开:路是交通道路;前朝指的是过去的朝代;释子是对佛教弟子的尊称;开是开辟的意思;这句诗句是说这条道路是由过去的僧人开辟出来的。
8. 三卷贝多金粟语:三卷指的是三部书;贝多是佛经的名,全称为《贝多梵志经》;金粟语指的是金粟如来所说的话;这句诗句说的是这三部书的内容来自贝多梵志经的教诲。
9. 可能心炼得成灰:可能心指的是或许可以做到的心境;炼得成灰是形容心灵得到净化;这句诗句表达的是,通过学习贝多梵志经的教诲,也许可以使人心灵得到净化。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隐逸的山水田园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修行的向往。诗中通过对溪、山、树、松、路的描绘,展现了景色之美和闲适的生活气息。同时,诗人以黄犊、白衣等形象表达了自己的心境和对佛教的理解。结尾句“三卷贝多金粟语,可能心炼得成灰”则是诗人对于人生境界的追求,表达了自己修行的心灵向往。整首诗层次分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