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槐
雨中妆点望中黄,句引蝉声送夕阳。
忆昔当年随计吏,马蹄终日为君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雨中妆点的景色中遥望那金黄色的稻田,伴随着声声蝉鸣目送夕阳落下。回忆起当初跟随那些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们,马蹄声中我始终为了你们而忙碌。
去完善
释义
1. 翁承赞:字文炳,福州福清人,五代十国时期诗人。
2. 题槐:指槐树下的题诗。
3. 雨中妆点望中黄:在雨中呈现金黄色,引人注目。妆点,装饰;望中,眼前所见;黄,黄色。
4. 句引蝉声送夕阳:诗句引来蝉鸣声,伴随夕阳的消逝。句引,引来;蝉声,蝉的鸣声。
5. 忆昔当年随计吏:回忆起当年跟随计吏(负责计算官员政绩的人)的日子。忆昔,回忆过去;当年,当年的时候;随计吏,跟随计吏。
6. 马蹄终日为君忙:整日忙于公务。马蹄,马的蹄子,这里代指骑马奔走;为君忙,为君主忙碌。
去完善
赏析
《题槐》是唐朝诗人翁承赞的一首描绘槐树的诗歌。首句“雨中妆点望中黄”描述了槐树在雨中的景象,通过“望中黄”的色彩对比突出了槐树的特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槐树的欣赏之情。次句“句引蝉声送夕阳”则以蝉声和夕阳的意象,营造了夏日傍晚的氛围,为下文铺垫了情感基调。
第三句“忆昔当年随计吏”回忆了诗人年轻时的情景,暗示了时光流逝、世事沧桑的主题。而第四句“马蹄终日为君忙”则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诗人在繁忙生活中的无奈与感慨。整首诗以槐树为载体,通过对昔日生活的回忆以及对现实环境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槐》是唐朝诗人翁承赞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故园和家乡深切的思念之情。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背景创作:
公元918年,唐朝末期,当时正值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诗人翁承赞此时正流落他乡,远离故土。他身处异乡的驿站,看到一株古老的槐树,不禁触景生情,想起了故乡的一草一木,于是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的《题槐》。
在这个特殊时期,诗人翁承赞因战乱而离家在外,无法回到家乡。他的人生际遇充满了曲折与艰辛,这种生活经历使得他对家乡的思念愈发深切。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槐树的沧桑景象,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在诗人所处的时代,唐朝末期,由于政治腐败、战乱频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诗人目睹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对国家的命运感到忧虑。然而,尽管面临重重困境,诗人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眷恋。他用诗歌记录了这个时代的变迁,表达了对和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